-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婺女(wù nǚ)的意思:指贤良淑德的女子。
片玉(piàn yù)的意思:形容美玉碎裂成片的样子。也比喻人才被分散或浪费。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盛世(shèng shì)的意思:指国家或社会处于繁荣昌盛的时期。
矢日(shǐ rì)的意思:连续几天,连日
孀节(shuāng jié)的意思:指寡妇守节,守节期满后可以再嫁。
双珠(shuāng zhū)的意思: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未亡(wèi wáng)的意思:指尚未死亡或灭亡。
膝下(xī xià)的意思:指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之情。
戏彩(xì cǎi)的意思:戏剧舞台上的彩色装饰物,比喻虚假、华丽、夸张的言行。
下遗(xià yí)的意思:指事物的残余、余留之物。
瑶池(yáo chí)的意思:指美丽的地方或美人。
玉怀(yù huái)的意思:指心地善良,怀有高尚情怀。
- 鉴赏
这首诗以“盛母孀节”为主题,通过描绘一位在盛世中坚守贞节的寡妇形象,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外在形象巧妙融合。
首句“盛世高孀节”,开篇即点明背景与主题,强调在繁荣的时代背景下,这位寡妇的贞洁之节尤为突出,彰显出其人格的高贵与独特。接下来,“光增婺女奇”一句,进一步赞美她如同天上的婺女星般,不仅美丽非凡,更因其贞洁而增添光彩,寓意深远。
“志坚初矢日,年倍未亡时”两句,直接揭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坚定意志。初嫁之时便立下终身守节的誓言,即便是在年岁加倍增长的岁月里,这份誓言依然坚定不移,体现了她对贞洁的执着追求与坚守。
“片玉怀中抱,双珠膝下遗”则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纯净与美好。片玉象征着她的纯洁无瑕,双珠则代表了她膝下的子女,寄托了她对家庭与后代的深厚情感与期望。
最后,“桃花三月近,戏彩傍瑶池”两句,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桃花盛开的季节,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主人公在瑶池边戏彩,既是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盛母孀节的深情描绘,不仅赞扬了主人公的高尚品德与坚韧精神,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贞洁、美德与家庭和谐的深刻价值观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镇平城北山曰蕉岭,又曰桂岭,书院所由名也,蕉桂故粤产,今此山乃无萌蘖之存,濯濯者虚有其名矣,若于书院补植以存名实,亦山城一故事也,因赋二诗,寄衡南大令·其二
绿天书带月宫香,问字人来满讲堂。
傍岭愿裁千万本,与公佗日作甘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