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端 午 日 事 宋 /余 靖 江 上 何 人 吊 屈 平 ,但 闻 风 俗 彩 舟 轻 。空 斋 无 事 同 儿 戏 ,学 系 朱 丝 辟 五 兵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彩舟(cǎi zhōu)的意思:形容船只华丽多彩,引申为形容事物美好、壮丽。
儿戏(ér xì)的意思:指事情或行为太过简单、轻松,不值一提。
风俗(fēng sú)的意思:指一定地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和风尚。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闻风(wén fēng)的意思:指听到某人或某事的消息,立即有所行动或作出反应。
五兵(wǔ bīng)的意思:指五种兵器,即金、木、水、火、土,代表了战争中的各种武器和战略。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学系(xué xì)的意思:学习没有终点,知识无穷无尽。
朱丝(zhū sī)的意思:形容红色的丝绸。
- 注释
- 江上:江面。
何人:谁。
吊:凭吊。
屈平:屈原,古代楚国诗人。
风俗:民间习俗。
彩舟:装饰华丽的船只。
轻:热闹欢快。
空斋:空荡的书斋。
无事:无所事事。
同儿戏:像孩子们在玩耍。
学系:用学习来关联或替代。
朱丝:红色丝线,这里比喻学问。
辟:替代。
五兵:古代的五种兵器,这里泛指战争。
- 翻译
- 江面上有谁在凭吊屈原呢,只听见风俗中彩舟热闹欢快。
我独自一人在空荡的书斋里无所事事,就像孩子们在玩闹,用学习来替代战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端午节庆祝图景,通过几个精炼的画面展现了当日的欢乐气氛。"江上何人吊屈平"一句,设置了场景,让读者想象有人在河畔为屈原之灵举行祭祀活动,传统中屈原被视为爱国诗人的代表,因此这一行为也彰显了古人对其的崇敬。
接下来的"但闻风俗彩舟轻"则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描绘出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参与竞渡活动的情景。"彩舟"指的是装饰华丽的龙船,而"轻"字则传达了一种飘逸、活泼的感觉。
第三句"空斋无事同儿戏"表面上看似平淡,但实际上却透露出诗人在端午这一天与孩童一同嬉戏,共同享受节日欢乐的场景。这里的"空斋"意味着没有正式的工作或学习,只是闲适之时。
最后一句"学系朱丝辟五兵"则显示了端午节不仅仅是游乐,还包含有教育和武术训练的传统。在古代,"朱丝"通常指的是用红丝线系缚的箭矢,而"辟五兵"则意味着学习各种武艺。这里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现了端午节中对后代的期望,即不仅要有文治,也要有武备。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不仅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情感态度和审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买陂塘
乘轻桡、满船凉翠,载将明月同去。
蝉声唤醒红闺梦,引我花间容与。天乍曙。
浑不辨、瀰瀰万顷湖山路。烟波深处。
看架树为巢,结芦作屋,只有老渔住。
看花意,安得与花常聚。芳情领略何许。
荷花似与侬相识,隔浦盈盈欲语。且慢诉。
还怕被、闲鸥听去先相妒。重来恐阻。
索折取卿卿,携归珍重,付与胆瓶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