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野 老 歌 唐 /张 籍 老 农 家 贫 在 山 住 ,耕 种 山 田 三 四 亩 。苗 疏 税 多 不 得 食 ,输 入 官 仓 化 为 土 。岁 暮 锄 犁 傍 空 室 ,呼 儿 登 山 收 橡 实 。西 江 贾 客 珠 百 斛 ,船 中 养 犬 长 食 肉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斛(bǎi hú)的意思:形容人或物体非常沉重或负重。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锄犁(chú lí)的意思:比喻辛勤耕耘、努力工作。
登山(dēng shān)的意思:登上山峰,比喻努力奋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耕种(gēng zhòng)的意思:指农民进行农田的耕作和种植,也比喻进行艰苦的努力工作。
官仓(guān cāng)的意思:指官府仓库或官方财物。
贾客(jiǎ kè)的意思:指商贾、客商。也用来形容精明能干的商人。
空室(kōng shì)的意思:指空闲无人居住的房间或空间。
老农(lǎo nóng)的意思:指年老的农民。
农家(nóng jiā)的意思:指农民家庭或农村生活。
入官(rù guān)的意思:指被任命为官员,进入官场。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山田(shān tián)的意思:山田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山坡上的田地。它常用来形容土地坡度陡峭,难以耕种。
食肉(shí ròu)的意思:指人吃肉,表示人们过上了好日子,生活富足。
输入(shū rù)的意思:将信息或数据引入到系统中。
岁暮(suì mù)的意思:岁末年底,即将过去的一年。
西江(xī jiāng)的意思:指西江地区,泛指中国南方的广西、广东地区。
橡实(xiàng shí)的意思:指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品质。
种山(zhǒng shān)的意思:种植山岭,比喻培养人才或者积累资源。
- 注释
- 老农:贫穷的农民。
山住:住在山区。
三四亩:少量的土地。
苗疏:庄稼稀疏。
税多:税收沉重。
不得食:无法吃饱。
化为土:变成泥土。
岁暮:年底。
锄犁:农具。
空室:空房子。
呼儿登山:叫唤孩子上山。
橡实:橡树果实。
贾客:商人。
珠百斛:大量的珍珠。
船中养犬长食肉:船上养的狗有肉吃。
- 翻译
- 一位老农住在深山中,耕种着仅有三四亩的山田。
因为田里的庄稼稀疏,税收繁重,他连饭都吃不上,收获的粮食只能缴入官仓,最终化为泥土。
到了年终,他空荡的农舍旁,只有锄头和犁,叫儿子上山去捡拾橡实充饥。
而西江的商人却满载着价值百斛的珍珠,他们的船上养的狗都能天天吃到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农在山中贫困的生活状态。开篇便点明了老农的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通过“耕种山田三四亩”表达出他赖以维生的土地数量有限。
接着,“苗疏税多不得食”一句,反映出了农业生产的艰难和税收的沉重。尽管老农辛勤劳作,但因自然条件限制(苗疏)加上繁重的税负,使得他的收成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输入官仓化为土”则是对前述税收问题的进一步阐释,意味着即便是少量的收获也要上缴给官方,最终在官仓中消耗殆尽,好像土地生出又归于尘土一样,凸显了老农的无奈和悲哀。
诗歌后半部分转向老农年末时的境况,“岁暮锄犁傍空室”描绘的是在年终的时候,他还得继续劳作,以维持生计。紧接着“呼儿登山收橡实”则展现了家庭成员共同度过困难时期的情景,老农呼唤着他的孩子们一起上山收集橡树的果实,作为生活所需。
最后两句“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是对比老农艰苦生活的一种映照。西江的商人拥有珠宝百斛,享受着富裕的生活,他们的船上还养着狗,这些狗能够长时间吃到肉食,与老农家收集橡实以果腹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比贫富生活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不公和贫困问题的深刻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