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唐 德 明 建 一 斋 宋 /杨 万 里 城 南 前 江 後 山 趾 ,竹 斋 正 对 寒 江 启 。不 嫌 渔 火 乱 书 灯 ,只 苦 橹 声 惊 睡 美 。平 生 剌 头 钻 故 纸 ,晚 知 此 道 无 多 子 。从 渠 散 漫 汗 牛 书 ,笑 倚 江 枫 弄 江 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多子(duō zǐ)的意思:多子意指有很多子女。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家庭有很多孩子。
故纸(gù zhǐ)的意思:指古代的纸张,比喻已经过时的事物或知识。
寒江(hán jiāng)的意思:指寒冷的江河,比喻孤寂、冷清的环境。
汗牛(hàn niú)的意思:形容人或动物因劳累过度而瘦弱。
后山(hòu shān)的意思:后山是指在关键时刻能够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后盾。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惊睡(jīng shuì)的意思:惊醒睡眠状态,形容突然受到惊吓而从睡梦中醒来。
橹声(lǔ shēng)的意思:橹声指的是划船时橹桨拍打水面发出的声音,比喻行动或言语声势浩大,引起轰动。
漫汗(màn hàn)的意思:形容汗水大量流出,满身湿透。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散漫(sǎn màn)的意思:指思维或行为不集中,无条理,缺乏秩序。
山趾(shān zhǐ)的意思:指山的脚趾,比喻山脚下的小丘陵。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渔火(yú huǒ)的意思:指夜晚渔民在海上点燃的火光,比喻微弱的希望或指望。
正对(zhèng duì)的意思:面对面地对待或应对某人或某事。
竹斋(zhú zhāi)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人的住所,也用来比喻清静幽雅的居所。
无多子(wú duō zǐ)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不爱争斗。
钻故纸(zuàn gù zhǐ)的意思:钻故纸指的是人们追求知识时只停留在书本上,不去实践或实际了解,只是纸上谈兵而不求实际行动。
- 翻译
- 城南处在江边山脚下,竹制小屋正对着寒冷的江面。
我不介意渔火与书灯相杂,只遗憾船桨声打扰了宁静的睡眠。
我一生都在研读古籍,晚年才明白这门学问鲜有人问津。
任凭他们海量阅读,我则悠闲地倚靠江枫,戏耍江水。
- 注释
- 城南:地理位置。
江:江河。
山趾:山脚。
竹斋:竹制书房。
寒江:寒冷的江面。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书灯:读书的灯火。
橹声:划船的声音。
睡美:美好的睡眠。
刺头:形容刻苦钻研。
故纸:古籍。
无多子:很少有人。
散漫:海量。
汗牛书:大量书籍足以使牛出汗。
江枫:江边的枫树。
弄江水:戏耍江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开篇“城南前江后山趾,竹斋正对寒江启”两句,设定了一个宁静的居所,位于城南江边,背靠山趾,有竹围成的书房直接面向寒冷的江水。这是一种隐逸之境,诗人通过这样的环境选择,展现出其超然物外的情怀。
接着“不嫌渔火乱书灯,只苦橹声惊睡美”两句,表明诗人并不介意渔火与书灯交织的光线,只是担心橹船的声音会打扰到他的美好睡眠。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追求内心安宁和对外界干扰的敏感。
“平生刺头钻故纸,晚知此道无多子”两句,则透露了诗人的学问渊博,他一生都在钻研古籍,只是到了晚年才意识到这种学术之路并不容易有所成就。这里的“无多子”,暗示知识的传承不易,或者个人对后世的贡献有限。
最后,“从渠散漫汗牛书,笑倚江枫弄江水”两句,诗人似乎放下了对学术成就的执着,转而享受起江边的自然美景。这里的“从渠散漫”,可能是指随意地从容地行走于江边,而“汗牛书”则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诗人阅读书籍如同牵牛般勤奋不懈。最后一句“笑倚江枫弄江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他在自然中找到快乐,享受着与大自然亲近的时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一位学者、隐逸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感悟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
樊川吾所爱,老我莫能俦。二年鞍马淇上,来往更风流。梦里池塘春草,却被鸣禽呼觉,柳暗水边楼。浩荡故园思,汶水日悠悠。
洛阳花,梁苑月,苦迟留。半生许与词伯,不负壮年游。我亦布衣游子,久欲观光齐鲁,羁绁在鹰韛、早晚西湖上,同醉木兰舟。
水龙吟
元龙豪气消磨,鬓毛衰飒成何事。
九衢乌帽,黄尘几色,花前沉醉。
落落情怀,悠悠岁月,欲归无地。
三年太晏,朝还夕去,笑坐客、青毡弊。
一线微官束缚,似秋菊落英无味。
暮凉风景,片帆烟雨,长河千里。
今日南来,倚楼王粲,不堪憔悴。
问荆州早晚,定垂青顾,写平生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