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一切法,乃簉预流众。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成(bā chéng)的意思:大约,大概。表示推测或估计的程度。
不共(bù gòng)的意思:不共指的是彼此之间没有共同点或者没有共同利益。
大智(dà zhì)的意思:指聪明智慧的人不露锋芒,反而表现得很谦虚谨慎,像是一个愚蠢的人一样。
复用(fù yòng)的意思:指重复利用已有的资源或办法,以达到节省成本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海岸(hǎi àn)的意思:指海洋的边缘地带,也比喻事物的边缘或极限。
幻泡(huàn pào)的意思:幻泡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虚幻、不真实的事物。
会心(huì xīn)的意思:心意相通,心领神会。
积数(jī shù)的意思:积累的数量。
妙理(miào lǐ)的意思:指非常巧妙的道理或观点。
千百(qiān bǎi)的意思:形容数量非常多,表示很多、无数。
筌蹄(quán tí)的意思:形容人行动不自由,受到限制。
所得(suǒ de)的意思:指个人或团体在某种活动中所得到的利益或收益。
未尝(wèi cháng)的意思:从来没有尝过,表示从未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感受。
为法(wéi fǎ)的意思:为了法律、正义而做事情。
无日(wú rì)的意思:没有一天;每天都
亦复(yì fù)的意思:也能够再次复原、恢复原状
一字(yī zì)的意思: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一切(yī qiè)的意思:表示全部、所有的事物。
有为(yǒu wéi)的意思:有才能、有作为、有成就。
智度(zhì dù)的意思:智慧和才智的度量。
诸有(zhū yǒu)的意思:指众多的事物或者人,表示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一切法(yī qiè fǎ)的意思:指各种法律、规定或办法。
有为法(yǒu wéi fǎ)的意思:有为法是指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方法或原则。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胜仲所作的《诵金刚经满二藏偶作》。全诗以诵读《金刚经》为线索,表达了对佛法深奥哲理的探索与理解。
首句“我诵大智度,非疾无日空”,诗人自述诵读《金刚经》,并非急于求成,而是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接着,“铜炉海岸香,亦复充净供”描绘了诵经时的氛围,香烟缭绕,清净庄严,象征着内心的净化与修行的虔诚。
“积数向洛叉,而实未尝诵”则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入理解,认为真正的修行在于心而非形式,即使没有实际诵读,内心已有所得。接下来的“凡诸有为法,实如幻泡梦”进一步阐述了佛教中关于世间万物皆为空幻的观点,强调一切现象都是虚妄不实的。
“一字本不立,况有千百颂”指出佛法的精髓在于其内在的智慧,而非文字表面的堆砌。最后,“不受一切法,乃簉预流众。于法有所得,十八成不共。妙理端会心,筌蹄那复用”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深刻领悟,认为真正的修行者不应被外在的法相所束缚,而应直指内心,领悟佛法的真谛,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独到见解和修行的境界,体现了宋代理学与佛教思想的融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淮南转运李学士君锡
王都重兵廪,命使总八方。
淮南舟车冲,三楚笼利长。
惟时有才彦,数计等桑羊。
八月赐诏行,朱旆插大航。
汴湍入秋涨,东鼓下镗镗。
今日发大梁,明朝过睢阳。
睢阳授经地,父老认道旁。
同业八十人,或贵或为郎。
先生殁大官,弟子无荷囊。
乃知诗书传,要在明三纲。
隋末闻仲淹,来学去佐唐。
唐初称名臣,鲜及杜与房。
亲见慕义人,专门起辉光。
我闻房杜流,已显惟王张。
云汉几万里,星宇争耀芒。
归来立螭头,莫爱鱼稻乡。
依韵和齐少卿龙兴寺鸭脚树
百战蟠根地,双阴净梵居。
凌云枝已密,似蹼叶非疏。
影落邻僧院,风摇上客裾。
何当避烦暑,萧洒盖庭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