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宛转词》
《宛转词》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宛转复宛转,日月东西升。

望道而未见,所志嗟奚成。

宛转复宛转,有似中珠

少小努力,老大将何如

宛转复宛转,听歌丝竹肉。

徘徊轩楹,谁识予衷曲

宛转复宛转,鸦鸣与鹊噪

物物至理忘怀观众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将(dà jiàng)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将领,也用来形容能力强、战绩显著的人。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观众(guān zhòng)的意思:观看表演或活动的人群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老大(lǎo dà)的意思:指某个团体或群体中的最高领导者,也可以指家庭中的长子。

努力(nǔ lì)的意思:用心力去做某事,不懈地付出努力。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鹊噪(què zào)的意思:鹊噪是指喧闹嘈杂的声音,也比喻无事生非,制造纷争。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少小(shào xiǎo)的意思:指年少时期,表示年轻的年纪。

丝竹(sī zhú)的意思:指音乐的声音和乐器的演奏。

宛转(wǎn zhuǎn)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的转折婉转、曲折动人。

望道(wàng dào)的意思:追求道德、修养和高尚品质的人。

忘怀(wàng huái)的意思:指忘记,不再怀念。

物物(wù wù)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繁多,琐碎不断。

轩楹(xuān yíng)的意思:指宏伟的建筑物和华丽的门楣。

有似(yǒu sì)的意思:相似、类似

至理(zhì lǐ)的意思:指最正确、最合乎道理的观点或理论。

衷曲(zhōng qǔ)的意思:指内心矛盾,感情纠结,难以决断。

众妙(zhòng miào)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奇妙、多样化,充满无限的智慧和巧妙之处。

中珠(zhōng zhū)的意思:指在众多的珍珠中,中间一颗最为珍贵。

竹肉(zhú ròu)的意思:指人的脊背因贫瘠或饥饿而凸起,形容饥寒交迫的困境。

鉴赏

这首诗以“宛转”为线索,贯穿始终,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诗人通过“宛转”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首句“宛转复宛转,日月东西升”,以“宛转”形容日月的运行轨迹,既形象又富有哲理,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接下来,“望道而未见,所志嗟奚成”,表达了追求真理与目标时的困惑与失落,引人深思。

“宛转复宛转,有似盘中珠”,将“宛转”的感觉比作盘中滚动的珍珠,生动地描绘了事物在不断变化中的美感,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曲折与美好。紧接着,“少小不努力,老大将何如”,提醒人们年轻时应珍惜时光,勤奋努力,否则将来会后悔莫及。

“宛转复宛转,听歌丝竹肉”,转向对艺术的欣赏,通过音乐之美,进一步强调了情感与美的重要性。然而,“徘徊立轩楹,谁识予衷曲”,表达了即使在美好的艺术面前,也难以完全传达内心的真正感受,流露出一丝无奈与孤独。

最后,“宛转复宛转,鸦鸣与鹊噪”,以自然界的鸟鸣声作为结尾,象征着万物皆有其规律与声音,提醒人们要倾听自然,理解宇宙的奥秘。同时,通过“忘怀观众妙”,表达了超越表面现象,深入理解事物本质的追求。

整首诗以“宛转”为核心,通过不同场景和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艺术、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别馆都春·其六

四明仙子好留题,勾押春风入院齐。

我亦旧时梁苑客,心随春事到江西。

(0)

别馆都春·其二

春园日暖莺声好,春殿月明花影低。

楚客伤春浑未赋,东风那得送春归。

(0)

和韵贺海屿公六旬初度·其三

嘉客与贤主,好景及良晨。

新月正当席,微风不动尘。

(0)

送文澜开馆清江用芝山舍弟韵席上·其八

三友梅松竹,水石漱寒漪。

岁晏盟如在,春风谓不迟。

(0)

寿陈唐山七十一·其一

年来泽国滨,纷纷结五云。

人言贤者隐,岂知多是君。

君抱兰玉质,四远播馨芬。

古木发春华,斐然质有文。

(0)

论诗呈双鱼·其九

在天有星辰,河汉为其章。

在地有山川,草木贲其芳。

诗乃人之华,蕴藉耀其光。

内外本一致,德言互显藏。

实德展无量,矢言自辉煌。

古者以道志,末世但轻飏。

与君更勉力,内心不可忘。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