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拂云(fú yún)的意思:拂云是指轻轻触摸云彩,比喻能力高超或者成就非凡。
后宫(hòu gōng)的意思:指古代帝王的妃嫔宫廷。
明君(míng jūn)的意思:指明智、明理、有德行的君主。
宁王(níng wáng)的意思:指在困境中保持冷静、不慌不忙、镇定自若的态度和行为。
毳幕(cuì mù)的意思:指精致华丽的屏风或帷幕。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三关(sān guān)的意思:指三个关卡或难关,也可指三个重要的考验或挑战。
上都(shàng dōu)的意思:指皇帝定都或重要官员上任到首都。
四野(sì yě)的意思:
[释义]
(名)广阔的原野(就四周展望说)。
[构成]
偏正式:四(野
[例句]
四野的秋色很迷人。(作定语)无边(wú biān)的意思:没有边界,无限广阔。
一臂(yī bì)的意思:指单臂,形容某人能力非常强大,仅凭一只手臂就能完成某项任务。
鹰隼(yīng sǔn)的意思:指雄鹰和隼鹰,比喻勇猛、敏捷的精神状态和行动力。
榆木(yú mù)的意思:比喻心地刚硬,不通人情世故。
玉銮(yù luán)的意思:指宫殿中的玉制宝座,也泛指宝座、宝座上的人。
拂云堆(fú yún duī)的意思:形容云层低垂,似乎被人拂动。
- 鉴赏
这首《宣府吊古》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描绘宣府地区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古代边疆防御与战争的深刻感慨。
首联“辽后宫临镇朔台,明君祠傍拂云堆”,以辽与明的历史背景引入,辽后宫与明君祠作为历史的见证,坐落在镇朔台与拂云堆旁,暗示了这片土地曾是英雄辈出、风云变幻的战场。
颔联“天寒鹰隼三关落,日暮牛羊四野来”,描绘了一幅边塞冬日的景象。鹰隼在寒冷的天空中翱翔,象征着边防的警戒与威严;而日暮时分,牛羊归家,展现了边塞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含着战争与和平的交替。
颈联“几日玉銮榆木返,无边毳幕上都开”,将视角转向历史的变迁。玉銮榆木返,可能指代的是古代边防设施的恢复或重建,而无边毳幕上都开,则可能象征着边疆地区因某种原因而重新被军事力量控制或占领,体现了历史的循环与边疆安全的重要性。
尾联“边东一臂连宣府,谁使宁王罢镇回”,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边疆区域,指出宣府与边东的紧密联系,同时提出了一个疑问:是谁让宁王停止了镇守?这一问句不仅深化了对历史事件的思考,也引发了对权力更迭、边疆治理等问题的探讨。
整体而言,《宣府吊古》通过对宣府地区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边疆安全与历史变迁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边疆治理与历史兴衰的独特见解,具有深沉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