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听(bù tīng)的意思:不听指的是不听从劝告或建议,不接受教导。
丹旐(dān zhào)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诗词的笔调优美、华丽。
共政(gòng zhèng)的意思:
共掌政事。《续资治通鉴·南宋理宗端平二年》:“ 了翁 在朝凡六月,前后二十餘疏,皆当世急务。帝将引以共政,而忌者相与合谋排摈之,且言 了翁 知兵体国,乃命出视师。”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二章第四节:“和 商 王一同掌握国家大权的还有其他一些大族的族长…… 商 王 盘庚 曾经对当时的贵族统治阶级讲话,指出他们的祖先和 商 的先王有‘胥及逸勤’的‘共政’关系。”
康庐(kāng lú)的意思:康庐指的是安定和谐的家庭或居所。
尚书(shàng shū)的意思:指古代官职,掌管文书、文件的官员,也泛指书籍、文书。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外庸(wài yōng)的意思:指外表看起来平庸、普通,实际上内在却有非凡才能或者潜力。
无对(wú duì)的意思:没有对手或没有可以与之相媲美的人或物。
英略(yīng lüè)的意思:形容言辞简练而意义深远。
云亡(yún wáng)的意思:指云彩消散或云气消失。
尚书履(shàng shū lǚ)的意思:指官员履行职责,尊重法度,勤政廉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楼钥为张公(可能是张端明殿学士)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张公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的敬仰以及对其突然离世的哀悼。首句“英略古无对”赞扬了张公的才智和谋略,无人能及;“外庸今最良”则强调他的实际才能在当时堪称出类拔萃。
“众方期共政,人已叹云亡”表达了人们对张公参与政务的期待和对他突然去世的惋惜,暗示他本应在政治舞台上大展宏图,却已不在人世。“不听尚书履,犹怀太守章”进一步描绘了他对职责的坚守和对过去的怀念,即使不再担任尚书之职,他的精神仍像太守的印信般深入人心。
最后两句“康庐星忽堕,丹旐袅清湘”运用了比喻,将张公比作陨落的星辰,象征其光辉突然消逝,而“丹旐袅清湘”则描绘了他的灵柩顺湘江而去,画面凄凉,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哀思。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深情而又充满敬意的挽词,展现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其人品与功绩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挽潘昌朝
道德诸儒表,文章大雅人。
杏园三月暮,花县一回春。
脱屣官情薄,转头时事新。
猗兰芳未没,世业不沉沦。
和束蒙初九日不见菊登高
从来秋菊不曾栽,敢向西风怨不开。
我自伤秋有高兴,非关特为菊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