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游湖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思考。
首句“塞中何处不丛林”,以“塞中”点明地点,可能是指边塞或偏远之地,暗示环境的辽阔与荒凉。然而,“不丛林”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此处并非一片荒芜,而是隐藏着生机与绿意。这种反差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充满希望的氛围。
接着,“最喜偨池傍碧浔”一句,将焦点转向了湖畔的一处小池塘。这里的“偨池”和“碧浔”都生动地描绘了水体的清澈与宁静,仿佛是大自然中最纯净的镜面,映照出四周的景致。诗人对这一景象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美的深深向往。
“每自度疏见寥朗,更因入密悟深沈。”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观察自然时的细腻与深刻。在广阔的环境中,他能够从稀疏之处发现空旷与宁静(“度疏见寥朗”),而在深入探索时,则能领悟到自然界的复杂与深邃(“入密悟深沈”)。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感知,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受,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孝思堂
双亲久谢世,岁月倏已徂。
音容宛犹在,曷以侍槃盂。
昼思俨在堂,暮思恒倚闾。
思之不能置,泪下沾衣裾。
陵中有蓼莪,堂下有风木。
草木尚有因,独无父母属。
哀哀慈母劳,戚戚严父鞠。
此心何时已,终身讵为足。
满江红三首·其二
如此江山,尽容我,舵楼吹笛。
有谁更,击冰夷鼓,鼓湘灵瑟。
樯橹灰飞风郑箨,英雄事去沙沈戟。
问月明,何处是扬州,寒潮拍。
桑海换,蛟宫泣,城市远,鼍更涩。
荡鳞波,万顷送迎残客。
香雾云鬟归梦冷,金支翠羽诸天寂。
望故国,只在去鸿边,无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