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条刊朽蘖,护药锄秽芜。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新 理 西 斋 唐 /韦 应 物 方 将 氓 讼 理 ,久 翳 西 斋 居 。草 木 无 行 次 ,闲 暇 一 芟 除 。春 阳 土 脉 起 ,膏 泽 发 生 初 。养 条 刊 朽 枿 ,护 药 锄 秽 芜 。稍 稍 觉 林 耸 ,历 历 忻 竹 疏 。始 见 庭 宇 旷 ,顿 令 烦 抱 舒 。兹 焉 即 可 爱 ,何 必 是 吾 庐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春阳(chūn yáng)的意思:春日的阳光,比喻温暖和煦的阳光。也比喻春天的气象或春天的景色。
发生(fā shēng)的意思:指事件或事情的发生、出现。
烦抱(fán bào)的意思:形容事情棘手、麻烦。
方将(fāng jiāng)的意思:指将要成为某种角色或担任某种职责的人。
膏泽(gào zé)的意思:指帝王的恩泽,也指天降甘露滋润万物。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秽芜(huì wú)的意思:指腐败、败坏、污浊。
可爱(kě ài)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让人感到可爱、讨人喜欢。
历历(lì lì)的意思:清晰明了,如实详细。
脉起(mài qǐ)的意思:形容事物开始发展、兴盛的状态或趋势。
芟除(shān chú)的意思:除去,清除
稍稍(shāo shāo)的意思:稍微、有点儿
讼理(sòng lǐ)的意思:讼理指的是合乎法律法规、符合正义道理的理由和论据。它强调在争论或诉讼中,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道义原则来进行辩论和决断。
庭宇(tíng yǔ)的意思:指家庭的住宅、宅院。
土脉(tǔ mài)的意思:指乡土的气息和风味,也表示一个地方的传统和文化。
吾庐(wú lú)的意思:指自己的住所或居所。
无行(wú xíng)的意思:没有行动力或无所作为。
西斋(xī zhāi)的意思:指公正无私、廉洁正直的居士或官员。
闲暇(xián xiá)的意思:指空闲、空暇的时间。
行次(xíng cì)的意思:指次序、行列。
阳土(yáng tǔ)的意思:指阳光下的土地,比喻正直、光明、纯洁的品质。
斋居(zhāi jū)的意思:指修行者在清静的地方专心精神修养,远离尘嚣纷扰的居住状态。
- 翻译
- 刚刚放下官场的诉讼之事,长久地隐居在西斋。
草木生长无序,闲来无事一一修剪。
春日阳光使土壤复苏,万物开始萌发生机。
修剪枯枝朽木,锄去杂草荒芜。
渐渐感觉到树林挺拔,竹丛也显得疏朗有序。
这才发现庭院开阔,顿时让人心情舒畅。
这里本就令人喜爱,何必要求一定是我的居所。
- 注释
- 方将:刚刚,正要。
氓讼理:指处理民间的诉讼事务。
翳:遮蔽,此处指隐居。
西斋居:西边的书斋,代指居所。
行次:行列,顺序。
芟除:修剪,清除。
春阳土脉起:春天阳光照耀,土地生机勃发。
膏泽:滋润的雨水,象征生机。
朽蘖:枯死的树桩。
秽芜:杂草丛生,荒芜之地。
稍稍:渐渐地。
历历:清晰可见,分明的样子。
忻:喜悦,愉快。
庭宇旷:庭院空旷。
烦抱舒:烦恼消散,心情舒展。
兹焉:这里。
是吾庐:是我的房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自在的田园生活,诗人描述了自己在西斋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方将氓讼理,久翳西斋居"表明诗人刚刚整治好自己的书房,长时间以来一直住在这里。这两句也许是在暗示诗人对这片安静空间的依恋。
紧接着"草木无行次,闲暇一芟除"则是诗人在闲暇时光中亲手除去杂草,以此来维护园中的秩序和美丽。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尊重与融入,以及对于生活细节的关注。
随后的"春阳土脉起,膏泽发生初"写出了春天到来的生机与活力,土壤中蕴含着生命力的开始,这是大自然更新换代的象征。诗人通过这景象传达了对自然界循环往复之美的赞叹。
在"养条刊朽蘖,护药锄秽芜"中,"养条"意味着精心培育、修剪树枝以促进生长;"保护"则是指保护那些有用的药材不受损害。诗人通过这些动作展现了对生命的珍视和维护自然之美。
"稍稍觉林耸,历历忻竹疏"一句,诗人感受到树木生长的喜悦,以及对于竹子稀疏但却有序的欣赏。这是对大自然中生命力与秩序的一种体验和认同。
最后"始见庭宇旷,顿令烦抱舒。兹焉即可爱,何必是吾庐"则表达了诗人在感受到了周围环境的宁静美好之后,对于一切烦恼都能得到缓解的心境变化。这里的"兹焉"指的是眼前的这个地方,而"何必是吾庐"则是在说,即使这不是我自己的庭院,也同样令人感到可爱和满足。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热爱与融入,以及在静谧环境中寻找到心灵平静的一种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上刘计使
水心吾师今昌黎,如椽巨笔光虹蜺。
先公潜德粲碑版,却恨不识嵇中散。
九苞五彩丹穴雏,不巢阿阁翔海隅。
南来只影方自笑,天假之逢挹光耀。
一寒顿坐春风温,贱子亦许扳龙门。
子期九原不可叫,筝琶纷纷不同调。
明公派自南轩来,祇今砥柱狂澜回。
一麾两节岭南北,尽是周程旧扬历。
书生彊附善类心,莫道冶跃非祥金。
偶然短簿令公喜,上下云龙固其志。
山谷昔见苏长公,自比小草依长松。
牵联名字香闻素,未必今人不如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