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从桃源还,却向竟陵去。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临 江 胥 令 宋 /梅 尧 臣 初 从 桃 源 还 ,却 向 竟 陵 去 。今 作 中 州 官 ,山 水 不 曾 饫 。且 当 传 竹 枝 ,莫 学 乘 篮 轝 。云 木 杜 鹃 时 ,千 岩 响 行 处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乘篮(chéng lán)的意思:指利用别人的力量或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杜鹃(dù juān)的意思:比喻嘴巴不正直或说话不可靠。
篮舆(lán yú)的意思:指篮子和车子,比喻财产丰富,富有。
且当(qiě dāng)的意思:表示暂且、暂时。用于表示现在的情况、状态或行动是暂时的,未来可能会有变化。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桃源(táo yuán)的意思: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或乌托邦,也用于形容人们过着宁静、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
行处(xíng chǔ)的意思:行为举止的地方
云木(yún mù)的意思:云木是指云彩和树木,用来形容天空中云朵和地面上树木的景象。
中州(zhōng zhōu)的意思:指中原地区,也泛指中部地区。
竹枝(zhú zhī)的意思:指某人在困境中能够保持坚强的品质和乐观的态度。
- 注释
- 桃源:虚构的世外桃源。
竟陵:地名,位于今湖北。
中州:古代指中原地区。
饫:饱览,充分欣赏。
竹枝:古代民歌,流传于巴蜀地区。
篮舆:竹制的小车。
云木:云雾笼罩的树木。
杜鹃:鸟名,又名子规,叫声凄切。
千岩:众多的山岩。
响行处:声音回荡之处。
- 翻译
- 初次离开桃花源,转而前往竟陵城。
如今担任中州的官职,山水美景未曾饱览。
暂且吟唱竹枝歌谣,不要学乘坐竹篮车。
云雾缭绕的树林中,杜鹃鸟鸣叫之时,回荡在千岩万壑之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临江胥令》,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赴任临江之际的感慨。首句“初从桃源还,却向竟陵去”描绘了友人刚刚从隐逸的桃花源归来,又要前往竟陵任职的情景,暗含对隐逸生活的怀念和对友人仕途的关切。接着,“今作中州官,山水不曾饫”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踏入繁华官场,可能无法再像在山水间那样尽情享受自然的惋惜。诗人劝诫友人“且当传竹枝,莫学乘篮舆”,希望他能保持民间淳朴的生活态度,不要过于追求官场的虚浮。
最后两句“云木杜鹃时,千岩响行处”以杜鹃鸟的啼声和山岩回荡的回音,渲染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意境,寓言友人在新的环境中应如杜鹃般自由自在地发声,让自己的声音在山水之间回荡,寓意着友人虽离别,但友情与山水之声将伴随其左右。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留恋,体现了梅尧臣诗歌清新淡雅的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