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饮泾灞水,不啄虞芮田。
泾灞浊自古,虞芮争几年。
木有絙锯绝,石有水钻穿。
毛中能无疵,奴亡或丐鞭。
不以(bù yǐ)的意思:不把...视为
恩波(ēn bō)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特指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
方今(fāng jīn)的意思:指当前,现在,表示当前的情况或时代。
飞飞(fēi fēi)的意思:形容飞速、迅猛。
木有(mù yǒu)的意思:没有
能无(néng wú)的意思:能力无限,无所不能。
匍匐(pú fú)的意思:指人或动物爬行的姿势,腹部贴着地面,四肢伸展。
入井(rù jǐng)的意思:指人或物进入井中,比喻陷入困境或险境。
爽鸠(shuǎng jiū)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愉快。
太华(tài huá)的意思:形容事物华丽、壮丽、美好。
无疵(wú cī)的意思:没有瑕疵,完美无缺
洗湔(xǐ jiān)的意思:清洗、洗涤
象魏(xiàng wè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外表和内在不相符合。
虞芮(yú ruì)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美丽动人。
争不(zhēng bù)的意思:表示无法争取或无法争辩,无法改变。
治世(zhì shì)的意思:统治社会,治理世界。
至治(zhì zhì)的意思:指国家政治社会安定,治理良好,达到最佳状态。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玘所作的《送谢侍郎陕西安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友人谢侍郎即将前往陕西执行公务的关切与祝福。
首句“爽鸠西飞飞,羽刷太华巅”以爽鸠(一种鸟)西飞为引子,形象地描绘出友人远行的场景,同时借太华山之高峻,隐喻谢侍郎此行的艰难与崇高。接着,“不饮泾灞水,不啄虞芮田”两句,通过拒绝浊水与争斗之地的象征,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纷扰与不公。
“浊不以清饮,争不以啄悛”进一步强调了对纯净与和谐的追求,以及对争斗与污浊的摒弃。接下来,“古有至治世,法在象魏县”则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象魏县作为古代法律制度的象征,寓意着公正与法治。
“匍匐俯入井,如以手挤援”通过描述深入井底的艰难过程,隐喻友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勇气。而“木有絙锯绝,石有水钻穿”则以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为喻,赞扬了友人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
最后,“毛中能无疵,奴亡或丐鞭”表达了对友人品德的期许,希望他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纯洁无瑕。而“方今浩恩波,垢涴一洗湔”则是对友人即将面临的复杂环境的预想,以及对其能够清除污秽、带来清新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社会公正、个人品格及时代变革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