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河县送三公子回通州读书》
《三河县送三公子回通州读书》全文
明 / 唐之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书生且逐三军去,公子还归八鲁庄。

灯火夜窗联句坐,惟应说著到渔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公子(gōng zǐ)的意思:公子指的是贵族或富人的儿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年轻有为、风度翩翩、举止优雅的男子。

还归(hái guī)的意思:归还、归宿

联句(lián jù)的意思:指通过联想或联系,将两个或多个句子或词语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意义。

三军(sān jūn)的意思:指军队,特指三军。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渔阳(yú yáng)的意思:渔阳是指渔夫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下垂钓,比喻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消磨时光,不思进取。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三河县送三公子回通州读书》描绘了一幅送别场景。前两句"书生且逐三军去,公子还归八鲁庄",以豪迈的笔触,将读书人与军事行动相联系,暗示了学子们虽为书生,但胸怀壮志,愿意追随军队建功立业。"三军"可能象征着广阔的疆场或国家的军事力量,而"八鲁庄"则可能是公子们的故乡或读书之处。

后两句"灯火夜窗联句坐,惟应说著到渔阳"进一步描绘了朋友们在夜晚围坐窗前,对灯联句的情景,他们的话题围绕着未来的征途,特别是可能的边塞之地"渔阳"。这不仅体现了他们的学术交流,也暗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边关烽火的想象。

整首诗通过送别和联句的细节,展现了士人的豪情壮志和对知识与责任的追求,以及对国家时局的关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唐之淳
朝代:明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猜你喜欢

吊陈叔宝词

赏心亭上再来游,烟月迷人独自愁。

行到江边无去路,却随潮水过扬州。

(0)

代儿童作端午贴门诗三首·其三

黍筒小费名田课,昌歜多浮乐圣杯。

笑倩艾人看外户,北窗深处咏归来。

(0)

王正之提刑见和末利小诗甚工今日末利渐过木犀正开复用韵奉呈二绝·其一

南花宜夏不禁凉,犹绕珍丛觅旧香。

留得典刑传菊圃,别篘新酒待重阳。

(0)

六一堂

□□□□法,□□□□□。

□□□□□,□□□雪人。

□□□□照,□□江汉炳。

灵□□物□,生五色虎□。

□山□长□,□□□□□。

□简三□秩,满□中□□。

然囊衣度云,栈□□□与。

七贤□襁负,中□□金产。

(0)

菩萨蛮慢

晓莺催起。问当年秀色,为谁料理。

怅别后、屏掩吴山,便楼燕月寒,鬓蝉云委。

锦字无凭,付银烛、尽烧千纸。

对寒泓静碧,又把去鸿,往恨都洗。桃花自贪结子。

道东风有意,吹送流水。

谩记得当日、心嫁卿卿,是日暮天寒,翠袖堪倚。

扇月乘鸾,尽梦隔、婵娟千里。

到嗔人、从今不信,画檐鹊喜。

(0)

感旧

逝水日已远,愈觉别恨重。

岁月不可留,又已闻鸣蛩。

故衣馀手泽,见肘未忍缝。

遥知春去后,飞花散无纵。

游魂定何依,马蹄隔千峰。

谁与持麦饭,一洒冢上松。

凭高酹觞酒,聊以写我胸。

彭殇同所归,百岁还相逢。

但留一寸心,不愧三尺封。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