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杜安行嘉陵春日书事十首·其九》
《次韵杜安行嘉陵春日书事十首·其九》全文
宋 / 郭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良友年会,书来细作行。

柏寒知岁晚,花落笑春忙

从宦行乐,休心得坐忘

神炉丹已就,一粒待君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忙(chūn máng)的意思:指春天忙碌的景象,形容春季农事繁忙或人们忙于各种活动。

从宦(cóng huàn)的意思:指离开官场,告别官员身份。

良友(liáng yǒu)的意思:指真诚友好、互相帮助的朋友。

年会(nián huì)的意思:年会是指每年定期召开的会议,通常是为了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细作(xì zuò)的意思:指秘密搜集情报、刺探敌情的人。

心得(xīn dé)的意思:指通过实践或体验而获得的深刻认识和体会。

行乐(xíng lè)的意思:指自由自在地行动和享受生活的乐趣。

已就(yǐ jiù)的意思:已经完成或达到预期目标

坐忘(zuò wàng)的意思:坐忘是指在冥想或修行中,完全忘却外界的一切干扰,达到心境宁静、思维空灵的状态。

翻译
好朋友何时能再相聚,每封书信都细细书写着思念。
柏树在寒风中摇曳,显示出年终的寒冷,花朵凋零,仿佛在嘲笑春天的匆忙。
为官生涯错过了许多欢乐,如今心境平和,能做到心无旁骛。
炼丹炉中的仙丹已经完成,只等你来品尝那一粒珍贵的成果。
注释
良友:亲密的朋友。
会:相聚。
书来:书信到来。
细作行:仔细书写。
柏寒:柏树在寒冬。
岁晚:年底。
花落:花朵凋谢。
春忙:春天的忙碌。
从宦:做官生涯。
愆:错过。
行乐:享受欢乐。
休心:平静的心境。
坐忘:心无旁骛。
神炉:炼丹炉。
丹已就:丹药已完成。
一粒:一颗。
待君尝:等待你来品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题目为《次韵杜安行嘉陵春日书事十首(其九)》。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好友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良友何年会”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期盼,暗示着与朋友分离已久。接下来,“书来细作行”则通过书信传递了对方的近况,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通信内容的细致关注。

“柏寒知岁晚”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柏树在寒冬中的景象暗指岁月的严寒和时光的无情,同时寓含了诗人对岁月匆匆的感叹。而“花落笑春忙”则通过春天花朵凋零的场景,表达了对春天忙碌生活的轻嘲,也隐含了对悠闲时光的怀念。

“从宦愆行乐”一句,诗人反思自己因从政而错过了享受生活乐趣的机会,流露出淡淡的遗憾。然而,“休心得坐忘”又展现出诗人内心的超脱,即使身在官场,也能通过静心修炼达到忘我境界。

最后两句“神炉丹已就,一粒待君尝”,诗人以炼丹的典故,表达对友谊的深厚和期待,寓意着友情如同丹药般珍贵,等待着好友的品尝,也寄寓了对重逢的热切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交织,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郭印
朝代:宋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猜你喜欢

博洛尔部沙瑚沙默特伯克所进武器制匣藏之并纪是什·其一回剑

文列星行光溢涛,切昆璆似断秋毫。

于阗西去千馀里,那数寻常玉把刀。

(0)

冬至南郊礼成述事

大裘将事曙光凝,岳岳三垓踧步登。

金度缇筒惟应候,玉瑄牲特以差升。

阳闿长至钦天对,岁歉今秋为雨恒。

祇有虔怀吁时若,惭无嘉德致休徵。

(0)

水月庵

一岭迥隔西东,竺庵石径曲通。

如是花宫林下,何殊宝月水中。

真机不藉僧梵,清华亦有松风。

空翠庭阴忽落,问谁习寂义公。

(0)

绿云楼

出树耸高楼,绿云尚尔稠。

蔚青俯足底,缭白见山头。

爱此非为雨,怜他幸傲秋。

何来红数点,不拟再回眸。

(0)

鹿柴

鹿柴护周阹,虞人谨守诸。

设听雉兔往,了识谷陵虚。

尽信彼为阱,吾闻亦子舆。

辋川又曾有,较此竟何如。

(0)

吹嘘

嘘出气口虚,吹吐气唇蹙。

一丹田阳类,一肺腑阴属。

阴故急为寒,阳故缓而燠。

开阖别乾坤,羲经谁不读。

至理在人身,反诚乐莫淑。

东国人伦郭,西都宴喜陆。

糟粕实甚焉,孝标斯裹足。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