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福寺》全文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彭所作,名为《延福寺》。诗中描绘了诗人寻访云山,发现延福寺隐匿于岩谷之中的情景。诗人以“寻尽云山发兴多”开篇,表达了对探索自然美景的浓厚兴趣和兴奋之情。接着,“稍知兰若在岩阿”一句,点明了目的地——延福寺的位置,它位于幽静的山谷之中,如同隐藏的宝地,等待着有心人的发现。
“不以姬姜弃憔悴”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延福寺比作美丽的女子(姬姜),而诗人则是在寻找美丽与宁静的过程中,不因路途的艰难或环境的恶劣而放弃,而是坚持前行,最终找到了心中的“佳人”。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也寓意着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困难与挫折,不应轻易放弃,而应坚持不懈,终会有所收获。
最后,“杖藜聊复一来过”表明了诗人对延福寺的探访并非偶然,而是经过一番努力后,终于得以一见。这里的“杖藜”象征着老年的诗人,手持拐杖,步履蹒跚,却依然充满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这句话既是对延福寺之美的赞叹,也是对自己精神状态的一种写照,展现了诗人虽年事已高,但仍保持一颗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心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寻访隐秘寺庙的生动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精神,以及对人生旅途上坚韧不拔态度的颂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