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瞩楼·其三》全文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邃而神秘的景象,诗人站在遐瞩楼上,感受着与天地相连的气息,仿佛能通过松柏间的光影,窥见宇宙的奥秘。南望之处,仿佛仙境般的景色映入眼帘,令人不禁疑惑,传说中的蓬瀛仙境是否真的存在于东方之外。
诗中“涵元朔气通,松桧镜光中”两句,以“涵元”开篇,暗示了与宇宙本源相接的深邃意境,“朔气”则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广阔。松柏作为自然界的象征,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也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永恒的生命力。通过“镜光中”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内心世界的映照相结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审美情趣。
“南望仙壶景,蓬瀛不在东”则是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与思考。诗人似乎在问自己,那传说中的仙境是否真的存在?抑或只是心灵深处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想象。这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体现了人类对于理想境界不懈追求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生命以及理想境界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献从兄
悠悠旱天云,不远如飞尘。
贤达失其所,沉飘同众人。
擢秀登王畿,出为良使宾。
名高满朝野,幼贱谁不闻。
一朝遇谗邪,流窜八九春。
诏书近迁移,组绶未及身。
冬井无寒冰,玉润难为焚。
虚怀日迢遥,荣辱常保纯。
我念出游时,勿吟康乐文。
愿言灵溪期,聊欲相依因。
夜宿黑灶溪
夜到碧溪里,无人秋月明。
逢幽更移宿,取伴亦探行。
花下红泉色,云西乳鹤声。
明朝记归处,石上自书名。
送梧州王使君
楚江亭上秋风起,看发苍梧太守船。
千里同行从此别,相逢又隔几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