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谓终童隽,安知董相迂。
《挽方倅景楫二首·其一》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三都(sān dōu)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具备全面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上世(shàng sh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代、往事或上一世纪。
通好(tōng hǎo)的意思:相互理解、相互和谐的关系。
秃翁(tū wēng)的意思:指头发稀少或秃顶的老人。
托孤(tuō gū)的意思:将孤儿托付给他人照顾。
无力(wú lì)的意思:没有力量,力量不足
一束(yī shù)的意思:指一束由多个相同物品或相似物品组成的东西,也可引申为一群人或一系列事物。
终童(zhōng tóng)的意思:指年纪较小的孩子或年幼的人。
- 翻译
- 从前两国曾友好交往,您曾把国家重任托付给我。
起初听说您带来了一卷书,不久又看到您写了三篇宏文。
大家都称赞您才华出众,谁能料到您像董仲舒那样深思熟虑。
年迈的我力不从心,但还是愿意尽微薄之力帮助您。
- 注释
- 上世:从前。
曾:曾经。
通好:友好交往。
君:您。
尊:尊敬。
昔:过去。
托孤:托付重任。
初闻:起初听说。
携:带来。
一束:一卷。
俄见:不久看到。
赋:写作。
三都:三篇大作。
皆谓:大家都说。
终童隽:终日才华出众。
安知:谁能料到。
董相:像董仲舒一样。
迂:深思熟虑。
秃翁:年迈的老者。
老无力:力不从心。
尚:还。
区区:微薄。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或士族人物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自我能力衰退的情感体验。开首"上世曾通好,君尊昔托孤"表达了对过去荣耀时刻的回忆,那时候可能是家族或个人政治权力达到高峰的时期。"初闻携一束,俄见赋三都"则暗示着从小就展现出非凡才能,很快就在多个方面取得成就。
然而,随后的"皆谓终童隽,安知董相迂"透露出对周围人对自己未来的看法,他们可能认为诗人将一直保持这种才能和地位,而实际上却是时间流逝,一切都在变化。最后两句"秃翁老无力,爱助尚区区"则表现出诗人对自己年老体弱、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发挥作用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即便如此,对于帮助他人的热情依旧不减。
整首诗通过对比昔日辉煌与今朝衰微,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个人能力有限以及社会地位变化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坚持初心、不忘旧志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