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挽歌·其二》
《古挽歌·其二》全文
唐 / 于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哭谁家车,灵幡紫带长。

青童何物明月香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物(hé wù)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的真实面目、本质;也可以用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疑问、质疑。

灵幡(líng fān)的意思:指人的头发。形容人的头发乌黑、浓密。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青童(qīng tóng)的意思:指年轻的男童,也泛指年轻人。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送哭(sòng kū)的意思:指某人的话或行动,使他人感到非常伤心或悲哀。

香囊(xiāng náng)的意思:香囊是一种装有香料的袋子,用于散发香气。在成语中,香囊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幸福的情感。

注释
送哭:指送葬队伍痛哭的情景。
车:这里指送葬的车辆。
灵幡:丧礼中引领灵柩的旗幡。
紫带长:形容灵幡上紫色飘带的长度,紫色常用于表示尊贵。
青童:年轻的仆人,这里可能特指丧礼中的仆役。
抱:怀抱,拿着。
何物:什么东西。
明月:这里比喻圆形的珍贵物品,可能是一种饰品。
香囊:装有香料的小袋子,古人常佩带以驱邪或作为饰物。
翻译
谁家的送葬车队在前行,紫色带子的灵幡随风飘扬。
年轻的仆人手里捧着什么,原来是明月形状的物品与装有香料的小囊。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于鹄的《古挽歌》之一。从诗中“送哭谁家车,灵幡紫带长”两句,可以感受到一种离别的哀伤和无尽的思念。这里的“送哭”,指的是送别人的离去而感到悲泣,“谁家车”则暗示着不确定的离别对象,但那份离愁却是如此的深沉。“灵幡紫带长”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仿佛与神秘力量连接的意象,通过这种描写来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和情感的复杂。

“青童抱何物,明月与香囊”两句,则是对夜晚景色的描绘。“青童”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夜色中的少年仆从,“抱何物”则留下了一个谜团,让人遐想无限。紧接着“明月与香囊”,则是在这样的夜色中,诗人捕捉到了明亮的月光和清新的香气,形成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和夜晚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介绍
于鹄

于鹄
朝代:唐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猜你喜欢

清平乐·风鬟雨鬓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
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软风吹遍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0)

清平乐·凄凄切切

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
梦里砧声浑未歇,那更乱蛩悲咽。
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
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

(0)

满庭芳·堠雪翻鸦

堠雪翻鸦,河冰跃马,惊风吹度龙堆。
阴磷夜泣,此景总堪悲。
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
只应是,金笳暗拍,一样泪沾衣。
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覆如斯。
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
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
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

(0)

清平乐·将愁不去

将愁不去,秋色行难住。
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风风雨雨。
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
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

(0)

清平乐·烟轻雨小

烟轻雨小,望里青难了。
一缕断虹垂树杪,又是乱山残照。
凭高目断征途,暮云千里平芜。
日夜河流东下,锦书应托双鱼。

(0)

浪淘沙·红影湿幽窗

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雨余花外却斜阳谁见薄衫低髻子还惹思量莫道不凄凉早近持觞暗思何事断人肠曾是向他春梦里瞥遇回廊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