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衣惊去节,闻雁伫来音。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夜(cháng yè)的意思:指夜晚时间长,寓意困难、艰苦、煎熬的时刻。
风韵(fēng yù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优雅。
候虫(hòu chóng)的意思:指眼泪一滴接着一滴地流下来,形容非常伤心或悲痛。
皎月(jiǎo yuè)的意思:指明亮的月亮,形容月光明亮清晰。
金闺(jīn guī)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貌和高贵。
凄风(qī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哀怨。
怯候(qiè hòu)的意思:形容胆小怕事,缺乏勇气的样子。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授衣(shòu yī)的意思:给予衣物给他人,表示关怀和帮助。
虚幌(xū huǎng)的意思:虚幌是指虚假的幌子,比喻掩盖真相的手段或伪装。
玉塞(yù sāi)的意思:形容珍贵的物品被封存或封存起来的地方。
- 鉴赏
这首《秋闺》由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描绘了一位深陷离别之苦的女子在秋日闺房中的孤寂与思念之情。
首句“玉塞三秋别”,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与爱人分别的时间与地点,玉塞象征着边关,三秋则暗示了分别时间之长,营造出一种远离家乡、思念难耐的氛围。接下来,“金闺万里心”一句,将女子的内心世界与广阔的空间联系起来,表现了她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即使身处千里之外的闺房,心却始终牵挂着对方。
“授衣惊去节”一句,通过描述女子在换季时分,突然意识到又是一年即将过去,不禁感到时光匆匆,岁月无情,进一步加深了她对时光流逝、爱人未归的忧虑和无奈。“闻雁伫来音”则借用了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了女子期盼着远方传来爱人的消息,哪怕只是一封简短的信件,也足以慰藉她孤独的心灵。
“皎月窥虚幌,凄风韵素砧”两句,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月亮透过窗帘的缝隙,洒下清冷的光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夜晚景象;同时,远处传来的捣衣声(素砧),在秋风中回荡,既增添了季节的气息,也暗含了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最后,“银灯耿长夜,偏怯候虫吟”以银灯照亮的长夜为背景,突出了女子在寂静夜晚的孤独感,而“偏怯候虫吟”则通过描述夜间的虫鸣,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与内心的脆弱,表现了女子在等待爱人归来时的焦虑与不安。
整体而言,《秋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女子在秋日里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与孤独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明代闺怨诗中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