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园须筑山,山深气苍雅。
移划郭外峰,斑驳色如赭。
崭严状起伏,崒嵂出高厦。
初为颇多趣,既则终嫌假。
心毁心誉时,屡改屡取舍。
我园惟我适,毋索同心者。
百族(bǎi zú)的意思:指各个民族,多用于形容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国家的和谐统一。
斑驳(bān bó)的意思:指物体表面因时间的长久而出现斑点、斑纹,形容岁月流转、变迁不居的景象。
洞壑(dòng hè)的意思:指山谷、峡谷等地形,也比喻深奥、博大精深的学问或思想。
高下(gāo xià)的意思:比较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的优劣,判断谁高谁低。
累累(lěi lěi)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到不可胜数或积累到极大的程度。
玲珑(líng lóng)的意思:形容器物小巧精致,也用来形容人的机灵聪明。
起伏(qǐ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不定,起伏不平。
遣兴(qiǎn xìng)的意思:消除烦恼,舒展心情。
千百(qiān bǎi)的意思:形容数量非常多,表示很多、无数。
丘壑(qiū hè)的意思:形容地势崎岖、起伏不平的山地。
取舍(qǔ shě)的意思:在做决策时,根据情况选择接受或放弃某些事物。
涉趣(shè qù)的意思:指涉及有趣的事物,有趣的经历或活动。
同心(tóng xīn)的意思:指心思、意志、目标等完全一致,团结一心。
效愚(xiào yú)的意思:模仿愚蠢的行为或思想,以达到某种目的。
愚公(yú gōng)的意思:指愚蠢而顽固的人,也指为了大公无私的目标而无私奉献的人。
恣游(zì yóu)的意思:放纵自由地游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建造假山园景的构思与实践过程。开篇“筑园须筑山,山深气苍雅”,点明了建造假山是营造园景的关键,且强调了山体的深邃与自然之气的和谐。接着,“移划郭外峰,斑驳色如赭”描述了从远处移来的山峰,其颜色斑驳,如同赭石一般,增添了园景的自然韵味。
“聊效愚公愚,丘壑凭腹写”借用愚公移山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效仿古代先贤,凭借自己的想象与努力,创造出心中的丘壑景观。接下来,“崭严状起伏,崒嵂出高厦”描绘了假山的形态,既有峻峭的山峰,又有高耸的建筑,展现了园景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累累千百族,冀得烟云惹”形容假山上的树木与岩石众多,希望能吸引烟云缭绕,增添几分仙气与神秘感。然而,“初为颇多趣,既则终嫌假”指出初期的构想虽有趣味,但随着时间推移,可能显得过于人工雕琢,缺乏自然之美。
“心毁心誉时,屡改屡取舍”反映了在建造过程中,诗人经历了内心的挣扎与选择,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设计。最后,“洞壑乏玲珑,焉能恣游冶”指出假山的洞穴不够精致,无法满足自由游玩的需求。尽管如此,诗人仍坚持“树石偶遣兴,涉趣随高下”,以树木和石头来寄托个人的情感与趣味,让园景随着高低变化而富有生机。
“我园惟我适,毋索同心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创造的园景的独特感受,认为只有自己能够真正欣赏并享受其中的乐趣,无需寻求他人的认同或共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园艺艺术的独特见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