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诗.汨罗》
《咏史诗.汨罗》全文
唐 / 胡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襄王不用直臣筹,放逐南来泽国秋。

自向波间葬鱼腹,楚人徒济川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放逐(fàng zhú)的意思:指被迫离开原居地,被流放到他地;也可用于比喻被排斥、被边缘化。

济川(jì chuān)的意思:济,救助;川,大河。比喻救济困难,帮助人们渡过困难。

人徒(rén tú)的意思:人徒指人群拥挤,行动困难。

鱼腹(yú fù)的意思:指大海或江河的宽广和深远。

泽国(zé guó)的意思:形容国家富饶兴盛,人民安居乐业。

直臣(zhí chén)的意思:指直接侍奉君主的官员,也指忠诚于君主的臣子。

注释
襄王:楚襄王,古代楚国君主。
直臣:忠诚正直的大臣。
筹:计策,谋略。
放逐:被流放。
泽国:水乡,湖泊众多的地方。
秋:秋季,这里寓含悲凉之意。
自向:自己只能。
波间:江水中。
葬鱼腹:比喻死亡或埋没。
楚人:指楚地的人。
徒倚:茫然站立,无所依靠。
济川舟:渡河的船只,象征逃离或求生的希望。
翻译
襄王不再采纳忠直之言,被贬南方度过凄凉的秋天。
自己只能沉入江中鱼腹,楚地的人们只能望着渡船无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政治失策和民生疾苦的场景。襄王不听直臣之言,导致国势衰败,人民流离失所。"放逐南来泽国秋"一句,通过对自然界的描写,传达了国家动荡不安、秋风送爽却也带来了战乱的氛围。"自向波间葬鱼腹"则是对襄王误国政策的隐喻,暗示着国家如同鱼腹般被内部的腐败和外部的侵蚀所困扰。最后,"楚人徒倚济川舟"展现了人民在动荡时局中的无助与漂泊,人们只能依靠破旧的船只渡过难关。

诗中运用了典故和隐喻的手法,将历史事件转化为生动的画面,以此抒发对过去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通过对襄王时期楚国政治状况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贤良直臣不被重用的哀叹,以及对于民众所受苦难的同情。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但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胡曾

胡曾
朝代:唐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