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自然界的哀鸣与人类情感的深切交织。首句“猿狖号枯木”,以猿猴在枯木上哀号的声音,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仿佛连自然界的生命都在为这特殊的夜晚感到悲戚。接着,“鱼龙泣夜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鱼龙拟人化,它们在深邃的潭水中哭泣,似乎在诉说着对某种不可言说的哀伤。
“行人已天北”,诗人通过提到远方的行人在北方,暗示了离别与相思的主题。在这样的节日里,远离家乡的旅人只能独自面对孤独,思念之情难以排遣。而“思妇隔江南”则从另一角度表达了同样的情感,身处江南的思妇,与亲人相隔千山万水,只能在心中默默思念。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的对比和融合,营造了一种既广阔又细腻的情感世界,展现了中秋之夜独特的哀愁与思念之情。苏辙以简洁而富有象征性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以及在特定时刻下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束孝先
纯金出镕炉,烜赫掩炽火。
锦成洗春江,众目炫莫奈。
鱼盐物诚微,误用幸不涴。
君家兄弟贤,我见始惊夥。
文章露光芒,藏蕴包丛脞。
关门当自足,何暇更待我。
固知仁人心,姑欲恤穷饿。
苟论才不才,自合弃如唾。
忆昨西来初,戚惕侍客坐。
交持驾说口,张阖不可锁。
间发辨经义,铁舌莫摩挫。
高文忽下投,白日骇天堕。
眩怖欲前掩,布帛不可裹。
初视固宜惊,独获亦堪贺。
又如遇贵人,绣锦饰婀娜。
回眸忽自鉴,恶面复窭裸。
屈降心巳甘,叹愤志亦颇。
雄高岂复争,爱恤亦加荷。
大诗又来及,推与太浮过。
自无贤可称,以是恶甚播。
譬如享尪人,豆食止则可。
苟强担石负,蹉跌适足祸。
何以论报心,结草效鬼颗。
《答束孝先》【宋·王令】纯金出镕炉,烜赫掩炽火。锦成洗春江,众目炫莫奈。鱼盐物诚微,误用幸不涴。君家兄弟贤,我见始惊夥。文章露光芒,藏蕴包丛脞。关门当自足,何暇更待我。固知仁人心,姑欲恤穷饿。苟论才不才,自合弃如唾。忆昨西来初,戚惕侍客坐。交持驾说口,张阖不可锁。间发辨经义,铁舌莫摩挫。高文忽下投,白日骇天堕。眩怖欲前掩,布帛不可裹。初视固宜惊,独获亦堪贺。又如遇贵人,绣锦饰婀娜。回眸忽自鉴,恶面复窭裸。屈降心巳甘,叹愤志亦颇。雄高岂复争,爱恤亦加荷。大诗又来及,推与太浮过。自无贤可称,以是恶甚播。譬如享尪人,豆食止则可。苟强担石负,蹉跌适足祸。何以论报心,结草效鬼颗。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7767c67c3c842d8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