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其十三采蜡》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其十三采蜡》全文
唐 / 顾况   形式: 四言诗

采采者蜡,于泉谷兮。煌煌中堂,烈华烛兮。

新歌善舞,弦柱促兮。荒岩之人,自取其毒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采采(cǎi cǎi)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精神饱满。

华烛(huá zhú)的意思:形容非常光明耀眼,犹如烛光般华丽辉煌。

煌煌(huáng huáng)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辉煌壮丽。

弦柱(xián zhù)的意思:指琴弦上的支撑柱,比喻支撑希望、信心等的人或事物。

中堂(zhōng táng)的意思:指家族中的中心人物或地位最高的人。

自取(zì qǔ)的意思:自己去拿,自找的结果。

翻译
采集明亮的蜡,于山泉山谷中啊。
辉煌的大厅内,燃烧着明亮的烛火啊。
注释
采采:形容蜡烛鲜明的样子。
泉谷:山泉和山谷,可能指蜡烛的来源地。
煌煌:形容光亮照人。
中堂:大厅中央。
烈华烛:明亮的蜡烛。
新歌:新的歌曲。
善舞:擅长舞蹈。
弦柱:琴弦和柱子,代指音乐演奏。
促:急促,这里形容音乐节奏快。
荒岩之人:生活在荒凉岩石之地的人。
自取其毒:自己招致痛苦或祸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席上的豪华景象。"采采者蜡,于泉谷兮",开篇便以蜡烛的采集地点作为背景,蜡烛常用来比喻光明和智慧,而泉谷则给人一种清幽脱俗之感。

接着是"煌煌中堂,烈华烛兮",中堂即宴席所在的地方,这里的"煌煌"形容光线的强烈,"烈华烛"则进一步描绘出蜡烛火焰的明亮和热烈,给人一种盛大节日的气氛。

然后诗人转向宴席上的乐舞景象:"新歌善舞,弦柱促兮","新歌"指的是最新的曲调,"善舞"则是对舞者的赞美,"弦柱促"形容音乐的节奏感,给人一种欢快和热烈的感觉。

最后一句"荒岩之人,自取其毒兮",却突然转向深邃的哲理。"荒岩之人"可能指的是隐逸于世的高士,而"自取其毒"则含有自食其果的意味,这里可能在暗喻那些追求物质享乐的人最终会受到自己行为的伤害。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既展示了宴席上的奢华与欢乐,也隐喻出过度追求世俗之乐可能带来的危险。

作者介绍
顾况

顾况
朝代:唐   字:逋翁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籍贯:唐朝海盐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猜你喜欢

赠亲友

幽栖多暇日,总驾萃荒坰。

南瞻带宫雉,北睇拒畦瀛。

流水时将末,悬炭渐云轻。

寒风率已厉,秋水寂无声。

层阴蔽长野,冻雨暗穷汀。

侣浴浮还没,孤飞息且惊。

三褫俄终岁,一丸曾未营。

闲居同洛涘,归身款武城。

稍旅原思藋,坐梦尹勤荆。

监河爱斗水,苏子惜馀明。

益州达友趣,廷尉辩交情。

岂若忻蓬荜,收志偶沈冥。

(0)

惊早露诗

九畹凝芳叶,百草莹新珠。

盈荷虽不润,拂竹竟难枯。

(0)

遗武陵王诗

回首望荆门,惊浪且雷奔。

四鸟嗟长别,三声悲夜猿。

(0)

春日诗

花开几千叶,水覆数重衣。

蝶飏萦空舞,燕作同心飞。

歌妖弄曲罢,郑女挟琴归。

(0)

同萧长史看妓

燕姬奏妙舞,郑女发清歌。

回羞出曼脸,送态入嚬蛾。

宁殊值行雨,讵减见凌波。

想君愁日暮,应羡鲁阳戈。

(0)

仪贤堂监策秀才联句诗

雄州试异等,提庭乃专对。

顾学类括羽,奇文若锦缋。

滋兰成秀畹,照车光赤琲。

摄官恶簪带,疲疴谢名辈。

乙奏饮馀列,甲科光往载。

深奇无绝踪,孙董有遗概。

春风涵宛转,迟光乍明昧。

列秀总中筵,群才盛皇代。

如纶疾影响,裁蒲启蒙昧。

雕龙既已彰,青紫行当佩。

裒然既玉响,高粲亦兰綷。

广川良易追,淄水非难配。

贡士光相门,搜贤尽幽塞。

善说理无穷,借书心靡诲。

来彦各东西,翼亮更出内。

康哉信在今,伊余事耕耒。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