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丁澒洞再觏子,尚手此卷珍松寥。
溪山胜画孰竟隐,何地乾净如僧寮?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抱持(bào chí)的意思:保持、坚持
兵火(bī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的火焰,也指战火、兵戈之间的战争状态。
持兵(chí bīng)的意思:持有兵器
大父(dà fù)的意思:指祖父、曾祖父、高祖父等辈分的父亲。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耳熟(ěr shú)的意思:听起来很熟悉,对某个事物或信息感到熟悉。
风义(fēng yì)的意思:指言行举止符合社会风尚,符合道义准则。
故家(gù jiā)的意思:指故乡、家乡,也可以指旧居、故居。
归告(guī gào)的意思:归还、交还
过庭(guò tíng)的意思:指跨过庭院,表示迅速通过、匆忙离去。
洄溯(huí sù)的意思:指水流逆流而上,比喻事物发展回到原来的状态或回到过去。
家祭(jiā jì)的意思:指家人为祭祖先而进行的祭祀活动。
江天(jiāng tiān)的意思:指江河的天空,形容江河的辽阔和壮丽。
可作(kě zuò)的意思:能够胜任某种职务或角色,有才能或本领。
偶尔(ǒu ěr)的意思:偶尔表示某事发生的频率不是经常或定期的,而是偶然或不经常的。
票姚(piào yáo)的意思:指不负责任、不负义务的人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穷通(qióng tōng)的意思:指从贫穷到富裕或困难到顺利的转变。
三朝(sān cháo)的意思:指皇帝在位的三个朝代,也可比喻一个人担任某一职位的时间长久。
僧寮(sēng liáo)的意思:僧人的寺庙。
诗稿(shī gǎo)的意思:指写诗的草稿或未完稿。
世患(shì huàn)的意思:指世间的祸患、灾害。
溯风(sù fēng)的意思:逆着风向行进或追溯风的方向
棠茇(táng bá)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面色发红。
万劫(wàn jié)的意思:形容灾难、劫难重重,无法扭转的困境。
微禄(wēi lù)的意思:微薄的薪俸或报酬。
文物(wén wù)的意思:指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古代物品。
象贤(xiàng xián)的意思:指像贤明的人一样,有德行和才能。
修短(xiū duǎn)的意思:修短是一个形容词词组,表示人的品德修养高尚或者人的身材矮小。
一纪(yī jì)的意思:指一百年,也可以表示很长的时间。
枣梨(zǎo lí)的意思:指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或人,彼此之间没有共同之处。
折腰(zhé yāo)的意思:低头、弯腰行礼或表示恭敬。
作大(zuò dà)的意思:指人有雄心壮志,追求大事业或大成就。
这首诗由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陈宝琛所作,名为《姚叔节解元属题张亨甫先生题寄按察公石田画卷》。诗中充满了对友人情谊的深切怀念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过庭耳熟姚张交”,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姚张之间的深厚友谊,如同在庭院中耳熟能详的交谈一般。接着,“诗稿受寄更三朝”则表明了他们之间不仅仅是友情,还有着共同的文化交流和诗歌创作的互动。
“象贤抱持兵火际,卒就微禄为写雕。”这两句通过描述友人在战乱时期的坚韧与坚持,以及最终虽身处微禄却仍不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展现了人物的高尚品质和对理想的执着。
“枣梨捆载千里致,归告家祭辞折腰。”这里以友人千里迢迢送来的礼物,以及归家后向家人表达敬意的行为,进一步深化了他们之间的情感纽带。
“我寻棠茇后一纪,洄溯风义江天遥。”诗人回忆起与友人的交往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对往昔友情的追忆。
“晚丁澒洞再觏子,尚手此卷珍松寥。”再次相遇,诗人手中握着友人赠予的画卷,这份珍贵的礼物成为了他们友情的见证。
“当时题赠事偶尔,世患腾遝来如潮。”诗人反思过去的事情,感叹世事无常,世间的苦难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
“溪山胜画孰竟隐,何地乾净如僧寮?”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对心灵净土的追求。
“穷通修短等一覕,万劫要恃平生要。”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认为人生的穷困与通达、寿命的长短都只是瞬间,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百年可作大父行,故家文物犹票姚。”最后,诗人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继承家族的传统,成为像友人那样的杰出人物,表达了对后辈的期望和对家族文化的传承。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回忆,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同时融入了对自然、人生、家族文化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哲学思考。
终身让步不枉百,一忿忘亲真大惑。
眼中能逊属伊谁,万古让王称至德。
三吴故地多王孙,新安亦数延陵村。
君家分住雁溪上,隐然乔木当高门。
大字浓书作斋扁,祖德遥遥日星显。
贾舶商车声利场,无竞为心似君鲜。
轩堂处处嘉名新,华实相符今几人。
当仁不让岂终逊,学海茫茫须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