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色浓经雪,溪声涩带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打门(dǎ mén)的意思:指用力敲门或敲击门扉,也可引申为突然出现或突然发生某种情况。
门僧(mén sēng)的意思:指那些虽然没有出家,但对佛教非常了解,懂得佛法的人。
默坐(mò zuò)的意思:指默默地坐着,不说话、不动作。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溪声(xī shēng)的意思:溪流中传来的声音,比喻清脆悦耳的声音。
一月(yī yuè)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转眼即逝。
月天(yuè tiān)的意思:指月亮高悬天空,形容月亮明亮、高挂天际的景象。
稚子(zhì zǐ)的意思:稚子指的是幼稚的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成年人言行幼稚、不成熟。
啄木(zhuó mù)的意思:
即啄木鸟。《艺文类聚》卷九二引 晋 傅玄 《啄木》诗:“啄木高翔鸣喈喈,飘摇林薄著桑槐。” 前蜀 贯休 《湖头别墅》诗之三:“园飞青啄木,簷挂白蜘蛛。” 清 赵翼 《戏咏蛛网》诗:“啄木嘴画符,树蠹起受劾。”参见“ 啄木鸟 ”。
啄木鸟(zhuó mù niǎo)的意思:
◎ 啄木鸟 zhuómùniǎo
[woodpecker] 啄木鸟科(Picidae),具有对趾足,坚挺多刺,适于攀登或支撑在树干上;喙特别坚硬,适于在树皮或树干上钻孔;一般具有斑驳的颜色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的严寒景象和诗人闲适的生活。首联"一月天不暖,前村到岂能",写出了冬季天气寒冷,连前往前村都显得困难。颔联"闲闻啄木鸟,疑是打门僧",以啄木鸟的叫声引起联想,似乎误以为是僧人敲门,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专注。
颈联"松色浓经雪,溪声涩带冰"进一步描绘了冬季景色,松树因积雪而颜色更为深沉,溪水结冰使得流水声变得滞涩。这两句寓情于景,展现了冬季的静谧与清冷。
尾联"吟馀还默坐,稚子问慵应",诗人吟咏完毕后静静地坐着,孩童的询问声打破了他的沉思,他懒散地回应,流露出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和对家庭温馨的享受。
整体来看,这首《冬日书事》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冬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情趣和淡然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