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庐山南阜步月回寓馆》
《游庐山南阜步月回寓馆》全文
宋 / 周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入山不识闲,不因月上不知还。

老僧长揖方丈只有钟声送出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长揖(cháng yī)的意思:长时间的鞠躬行礼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入山(rù shān)的意思:进入山林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只有(zhǐ yǒu)的意思:表示仅仅、唯一、只有

注释
不入:没有进入。
山中:山里。
不识:不了解。
闲:清闲。
不因:不是因为。
月上:月亮升起。
知:知道。
还:回家。
老僧:年老的僧人。
长揖:行礼后退回。
归:返回。
方丈:僧人的住处。
只有:只有。
钟声:寺庙的钟声。
送出山:从山中传出。
翻译
如果不进入山中,就不会懂得什么是清闲。
如果没有月亮升起,就不会知道何时该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庐山南阜的经历,通过月夜的漫步和山中的隐逸生活,展现了宁静与超脱的意境。首句"不入山中不识闲",表达了进入山林才能体验到的那份远离尘世的悠闲自在。次句"不因月上不知还",则写出了月光下的山景让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月升月落才意识到该返回住所。

诗人遇见一位老僧,"老僧长揖归方丈",老僧行礼后回到自己的居所,这一细节体现了山中生活的简朴和僧人的禅定。最后,"只有钟声送出山",以悠扬的钟声作为尾声,既传达出山寺的宁静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清静生活的深深回味,以及对尘世生活的暂时告别。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日常小事和自然景象,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作者介绍

周登
朝代:宋

周登,号月窗。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阁门舍人充贺金国登位副使(《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四三)。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春尽

江花飘去不留春,海燕飞来独语人。

局促年光花过眼,飘飖生理燕谋身。

壮怀已入双蓬鬓,乐事还成一窖尘。

唯有浊醪存妙趣,不容忧喜扰吾真。

(0)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壬子中秋对月

莫畏流光催白头,且欣圆魄半清秋。

当时初作今宵会,每岁还同故事修。

飞盖漫游亏燕喜,胡床独坐减风流。

何如锦席笙歌拥,醉看银盘射玉楼。

(0)

依韵和正老自叹之什二首·其二

我无尺地可耕锄,君有高田占具区。

若论生涯犹厚薄,独于宦意等分铢。

壮年未建鸿毛利,寸禄聊甘稚齿孥。

不学庸庸自持者,高冠空食上农夫。

(0)

走笔送杨正臣先辈还吴

客衣沾魏土,归马望吴云。

一纪困游宦,异乡愁送君。

骅骝行得路,鸿雁去成群。

何日江天酒,重论别后文。

(0)

旱秋喜雨

风吹旱叶作秋声,凉气微从雨脚生。

赤地黄埃归一洗,寸心远目觉双清。

乾坤应救街前暍,黎庶如逃釜内烹。

我喜南窗无俗物,葛衣飘洒体还轻。

(0)

再和·其一

有客秋郊旷望中,更凭佳句发才雄。

牛羊饱食眠平野,雕鹗乘时击迅风。

倦目几随残照断,渴肠惟藉浊醪充。

登临不用频兴感,忧喜能忘是塞翁。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