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中 秋 后 一 夕 正 望 浮 桥 观 月 宋 /陈 文 蔚 省 赋 山 间 明 月 章 ,好 风 吹 我 上 河 梁 。冰 轮 不 带 一 分 缺 ,玉 鉴 无 如 今 夕 光 。正 自 凭 栏 观 水 静 ,不 妨 倚 杖 看 人 忙 。有 谁 会 得 迟 归 意 ,籁 息 天 高 午 夜 凉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冰轮(bīng lún)的意思:形容冰面上的车轮,比喻事物的表面或外表虚假而美好。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河梁(hé liáng)的意思:河梁是指河流的桥梁,引申为连接两地、沟通交流的纽带。
会得(huì de)的意思:指能够领会、理解某种道理、道理的人。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凭栏(píng lán)的意思:倚着栏杆或扶栏。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午夜(wǔ yè)的意思:指夜深人静的时候,特指深夜时分。
无如(wú rú)的意思:没有比得上的、无法相比的
倚杖(yǐ zhàng)的意思:用手扶着拐杖作为支撑,形容老年人行走时的姿态。
一分(yī fēn)的意思:极其微小的数量或程度
玉鉴(yù jiàn)的意思:指玉器,也用来比喻具有权威、高尚品德的人。
月章(yuè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的章节。也用来形容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正自(zhèng zì)的意思:自己纠正错误或改正缺点。
- 注释
- 省赋:放弃世俗的事务。
山间:山中。
明月章:描绘明月的诗篇。
好风:清风。
河梁:河川的桥梁。
冰轮:比喻明亮的月亮。
一分缺:丝毫缺陷。
玉鉴:玉镜般的月亮。
今夕光:今晚的月光。
凭栏:倚着栏杆。
观水静:欣赏平静的水面。
倚杖:拄杖。
人忙:世人的忙碌。
迟归意:晚归的心情。
籁息:声音消失,寂静无声。
天高:午夜的天空。
午夜凉:午夜的凉意。
- 翻译
- 放弃世俗的事务,欣赏山间的明月诗篇,清风轻轻吹过,带我越过河川。
明亮的月亮如冰轮圆满无缺,像玉镜般反射出今晚的光辉。
我独自倚着栏杆,欣赏平静的水面,也乐意拄杖旁观世人的忙碌。
又有谁能理解我晚归的心情?此时籁寂无声,午夜的高天带来一丝凉意。
- 鉴赏
这首宋诗《中秋后一夕正望浮桥观月》是陈文蔚所作,描绘了诗人月下独赏的宁静与深沉。首句“省赋山间明月章”,诗人似乎在省思或赋诗赞美山间的明月,暗示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文学创作的灵感。次句“好风吹我上河梁”,借风的力量,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仿佛被清风引领至河边的桥梁,欣赏月色。
“冰轮不带一分缺”描绘了明亮而圆满的月亮,如同冰轮般清澈,没有丝毫瑕疵,象征着团圆和完美。接下来,“玉鉴无如今夕光”将月光比喻为玉镜,强调了月色的皎洁,比此刻更为明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辉煌的氛围。
诗人接着写到“正自凭栏观水静”,他静静地倚靠栏杆,凝视着水面的平静,享受这份独处的静谧。然而,“不妨倚杖看人忙”,他又转而观察周围忙碌的人们,对比自己的闲适,流露出一丝淡然的超脱。
最后,“有谁会得迟归意,籁息天高午夜凉”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但又意识到无人能理解他的心境。此时,午夜的寂静和清凉更显孤独,也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为线索,通过描绘月色、人物活动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八声甘州.寿萧帅参九月廿三
问梅边消息有还无,似微笑应人。
道近来别有,相家一种,叶叶都新。
趁得嫩寒轻暖,七日小阳春。
一点和羹意,来做生辰。
锦绣香中开国,向绮霞洞里,暂寄闲身。
欠朝家多少,未了底经纶。
便如何、偷闲去得,也须烦、妙手略调钧。
归来也,恨寻棋局,点检园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