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用 佚 老 园 叟 韵 简 直 孺 并 寄 园 叟 宋 /方 岳 赵 君 规 模 要 名 世 ,徐 君 人 物 南 州 稚 。欲 携 老 砚 共 砚 冰 ,梅 花 不 许 山 礬 弟 。今 年 识 徐 如 识 春 ,未 识 佚 老 园 中 人 。似 闻 竹 外 一 溪 碧 ,天 与 隔 断 俗 子 尘 。此 诗 到 眼 情 已 浃 ,吾 曹 终 与 常 人 别 。不 然 持 问 溪 头 云 ,渠 自 客 吾 分 半 榻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许(bù xǔ)的意思:不允许,禁止
不然(bù rán)的意思:表示否定,表示不同意或不同情况下的结果。
常人(cháng rén)的意思:指普通人,平凡的人。
到眼(dào yǎn)的意思:指事物的程度或情况已经达到了极限或最后阶段。
佚老(yì lǎo)的意思:指年老体弱的人。
隔断(gé duàn)的意思:
[释义]
(动)阻隔,使断绝。
[构成]
动补式:隔〈断
[例句]
高山大河不能隔断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联系和往来。(作谓语)规模(guī mó)的意思:规模指事物的大小、程度或范围。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君人(jūn rén)的意思:指有品德高尚、行为正直、为人仁爱、能够以身作则的人。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名世(míng shì)的意思:指在世间有名声、有声望。
南州(nán zhōu)的意思:南方的州府,指南国或南方地区。
人物(rén wù)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才能、地位等方面的特点或特征。
山矾(shān fán)的意思:指事物虽然外表华丽,但实际上却是伪装的,具有欺骗性。
俗子(sú zǐ)的意思:指平凡庸俗、缺乏修养的人。
吾曹(wú cáo)的意思:吾曹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表示“我们大家”,用来指代自己和一群人。
溪头(xī tóu)的意思:指溪流的起点或源头,也可指事物的开端或起始阶段。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自容(zì róng)的意思:指自我检讨,反省自己的过错和缺点。
山矾弟(shān fán dì)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相似度极高,几乎没有差异。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交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开篇两句“赵君规模要名世,徐君人物南州稚”描绘了两个朋友各自的才华和成就,其中“规模”指的是宏伟的气度,“人物”则是人格的修养,这两句话既夸张又含蓄,显示了诗人对友人的仰慕与赞赏。
接着,“欲携老砚共研冰,梅花不许山矾弟”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和对知识的渴望。这里的“老砚”象征着沉稳、智慧,而“共研冰”则是探索学问之深邃,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追求高尚理想的愿望。“梅花不许山矾弟”中的“梅花”常用来比喻清高脱俗,这里可能指的是自然界对他们追求知识的默许或限制,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中间两句“今年识徐如识春,未识佚老园中人”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了解和对佚老园中人的不解。这里,“今年识徐如识春”用春天来比喻对友情的理解和欣赏,而“未识佚老园中人”则表现出对佚老园内的人物关系的陌生与隔阂。
紧接着,“似闻竹外一溪碧,天与隔断俗子尘”描绘了一幅幽静的自然景象,通过“似闻”来强调诗人对这片刻意营造出的宁静氛围的感受。“竹外一溪碧”展现了清澈见底的溪流,而“天与隔断俗子尘”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达到心灵净化的境界。
最后,“此诗到眼情已浃,吾曹终与常人别。不然持问溪头云,渠自容吾分半榻”中“此诗到眼情已浃”表明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已经达到了极致。“吾曹终与常人别”则是诗人自比为超凡脱俗之人,不同于世间的普通人。末尾两句“不然持问溪头云,渠自容吾分半榻”,诗人在询问溪边的云朵,渠水自然地包容着他,分享一榻(床或坐具),这既是对友情和大自然的寄托,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朋友才华的赞美、对知识探求的向往、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以及对超脱世俗的追求,展现了一种高洁的情操和深远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八声甘州.五日饮花步市楼,买棹而返
算年年、五日太凄凉,今年且为欢。
正梅风薄扇,蘋烟卷幕,水阁虚寒。
胜剪塘蒲渐老,香噀酒杯宽。
未会行吟意,醒醉都难。
多事荒唐呵壁,把兰荃章句,抛恨湘沅。
笑江南倦客,閒恋橛头船。待流连。
钗符节物,又河桥、飞雨暮催还。
垂杨外,散迎神鼓,叠棹轻澜。
念奴娇.月下过叔问吴小城东墅,乃七夕也。归来始觉之
樵风溪馆,有吴鸥分席,闲缘潇洒。
灭烛自携凉月色,来理茶瓜情话。
罢笛鸿归,开帘萤入,一扇风无价。
稀星出没,薄罗云意如画。
忘却天上秋期,红墙碧汉,隐隐飙轮驾。
功拙未关吾辈事,赢得清凉今夜。
针缕閒情,槃花绮梦,老去慵描写。
高梧摇露,远空仙羽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