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云时自畏,傍夜就君亭。
窗延穿树月,杯度隔帘星。
此诗描绘了夜晚探访友人山房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首句“入云时自畏”,既写出了山高云深的壮丽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初入幽静之地的敬畏之情。接着,“傍夜就君亭”则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
“一派水生绿,四围山密青”两句,通过“绿”和“青”的色彩对比,生动地勾勒出水波荡漾、群山环绕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水的生机勃勃与山的沉稳厚重相映成趣,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窗延穿树月,杯度隔帘星”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意境。月光透过树梢洒在窗上,星星穿过窗帘映入杯中,这样的细节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场景一种超凡脱俗的诗意美。月光与星光的交织,仿佛将现实与梦境相连,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最后,“晤对虚舟里,从今梦亦醒”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空灵的环境中对话,心灵得到了深刻的交流与共鸣。这不仅仅是对友情的赞美,更是对精神世界的一种追求与向往。通过这次夜访,诗人似乎从日常的梦境中醒来,获得了心灵的觉醒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山房的静谧与美好,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云閒龙躩千寻干,地底雷奔万仞泉。
寄语庐山旧游客,个中端不减栖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