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日愈雨足成五诗·其三》
《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日愈雨足成五诗·其三》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青梅未了朱樱春尽曾无十日晴。

稍欲出城问蚕麦,生愁城杜鹃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蚕麦(cán mài)的意思:指虚假的东西,形容虚伪、做作。

愁城(chóu chéng)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忧虑,苦恼重重的状态。形容心情沉重,愁苦不堪。

春尽(chūn jìn)的意思:春天结束,指时间过得很快,事物迅速消逝或终结。

杜鹃(dù juān)的意思:比喻嘴巴不正直或说话不可靠。

青梅(qīng méi)的意思:指年少时的友谊或爱情。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未了(wèi liǎo)的意思:未了指未完成或未了结的事情。

朱樱(zhū yī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面色红润如朱樱。

注释
青梅:未成熟的青梅,指初夏时的水果。
朱樱:红色的樱桃,春季的另一种水果。
曾无:从未有,未曾。
十日晴:连续十天的晴朗天气。
稍欲:刚刚想要。
出城:离开城市。
问蚕麦:询问关于蚕丝和麦子的情况。
生愁:心中升起忧虑。
城外:城门外。
杜鹃声:杜鹃鸟的叫声,常象征悲伤或思乡之情。
翻译
青梅还未熟透,红樱桃已接踵而来
春天结束,竟没有连续十天的好天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阴雨连绵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农事困顿的忧虑。首句“青梅未了已朱樱”,通过未熟的青梅转瞬间变成红色果实,表现出时间流逝迅速。紧接着,“春尽曾无十日晴”则强调了春天本应明媚,却连续阴雨,没有几日晴好。

第三句“稍欲出城问蚕麦”,诗人表达了想要走出城郭,询问农事的情况,但随之而来的“生愁城外杜鹃声”却是因为听到杜鹃鸟鸣叫声而产生的忧虑。杜鹃在古代文学中往往象征着春归大地但又带有凄厉之感,这里的杜鹃声似乎预示了农事的艰难和时光的无情。

全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界变化时的心境。诗中没有直接抒发悲伤的情绪,但却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忧虑,这种忧虑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农业生产的困难和人们对于天气变化的无奈。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瑞安县咏怀

一经逢圣世,衔诏下神州。

才陋惭无补,官卑得自由。

刑威存抚字,赋役敢诛求。

何日乘公暇,溪山策骑游。

(0)

忆秦娥·其二舟中书事

歌声闲。兰舟只隔芙蓉湾。芙蓉湾。

扇摇波影,风卷云鬟。馀音袅袅留馀欢。

双鸳飞处传情难。传情难。曲终人去,愁寄湖山。

(0)

天台渡

一江夹清浑,只向青村注。

馀云拖薄润,远霭飞轻素。

船轻顺流下,石狭奔湍怒。

苍阴布仙迹,野芳生幽趣。

山色各有旧,春情宛如诉。

徘徊良自得,泱漭又将暮。

遐瞻金碧庭,可入丹泉路。

今夜宿桃花,切莫匆匆去。

(0)

琼台西路

一夜天台雨,青鞋蹋尽沙。

添将清瀑水,湿尽碧桃花。

涉涧锄生朮,和云嚼野茶。

便无仙骨分,不敢更思家。

(0)

听赵碧澜操琴

弹来三尺桐,知用几年功。

听到希声处,凉生不语中。

断霞明似日,急雨过如风。

曲罢炉香在,还思敏仲翁。

(0)

石湖山居·其二

幽居入翠微,乐似在松时。

野景俱成画,山行总是诗。

黠禽争浴水,戏鹊倒悬枝。

此意谁能识,徜徉只自知。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