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日愈雨足成五诗·其三》全文
- 注释
- 青梅:未成熟的青梅,指初夏时的水果。
朱樱:红色的樱桃,春季的另一种水果。
曾无:从未有,未曾。
十日晴:连续十天的晴朗天气。
稍欲:刚刚想要。
出城:离开城市。
问蚕麦:询问关于蚕丝和麦子的情况。
生愁:心中升起忧虑。
城外:城门外。
杜鹃声:杜鹃鸟的叫声,常象征悲伤或思乡之情。
- 翻译
- 青梅还未熟透,红樱桃已接踵而来
春天结束,竟没有连续十天的好天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阴雨连绵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农事困顿的忧虑。首句“青梅未了已朱樱”,通过未熟的青梅转瞬间变成红色果实,表现出时间流逝迅速。紧接着,“春尽曾无十日晴”则强调了春天本应明媚,却连续阴雨,没有几日晴好。
第三句“稍欲出城问蚕麦”,诗人表达了想要走出城郭,询问农事的情况,但随之而来的“生愁城外杜鹃声”却是因为听到杜鹃鸟鸣叫声而产生的忧虑。杜鹃在古代文学中往往象征着春归大地但又带有凄厉之感,这里的杜鹃声似乎预示了农事的艰难和时光的无情。
全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界变化时的心境。诗中没有直接抒发悲伤的情绪,但却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忧虑,这种忧虑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农业生产的困难和人们对于天气变化的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瑞安县咏怀
一经逢圣世,衔诏下神州。
才陋惭无补,官卑得自由。
刑威存抚字,赋役敢诛求。
何日乘公暇,溪山策骑游。
天台渡
一江夹清浑,只向青村注。
馀云拖薄润,远霭飞轻素。
船轻顺流下,石狭奔湍怒。
苍阴布仙迹,野芳生幽趣。
山色各有旧,春情宛如诉。
徘徊良自得,泱漭又将暮。
遐瞻金碧庭,可入丹泉路。
今夜宿桃花,切莫匆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