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琼蒸后凝,绿髓炊来光。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发气(fā qì)的意思:指因受到委屈、愤怒、不满等情绪而产生怒气。
膏粱(gāo liáng)的意思:指享受奢侈生活,沉迷于酒色财气之中,不务正业。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青琼(qīng qióng)的意思:指年轻而有才华的人。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山茶(shān chá)的意思:山茶是一种常见的植物,这个成语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坚定不移。
石发(shí fā)的意思:形容头发稀疏、稀疏无力的样子。
辛苦(xīn kǔ)的意思:指劳累费力、辛辛苦苦的工作
岩根(yán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基坚固,比喻事物的基础稳定。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煮石(zhǔ shí)的意思:煮石是一个比喻,意思是做无用功、白费力气。
- 注释
- 南山:指代南方的山。
茶事:指采茶、制茶等活动。
灶起:炉火升起。
岩根:岩石的根部。
水煮石:用水煮石头。
杉脂:杉树树脂。
青琼:形容青翠如玉的茶叶。
绿髓:绿色的茶汁。
重辛苦:辛勤劳苦。
输膏粱:供给富贵人家。
- 翻译
- 南山的茶季开始热闹起来,灶火在岩石边升起。
热水煮沸石头,蒸汽带着杉木油脂的香气升腾。
青翠如玉的茶叶蒸煮后凝结成精华,绿色的汁液在炊烟中闪烁着光芒。
为何要如此辛勤劳作,却将这些珍贵的成果都奉献给了富贵人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制茶的生动画面。诗人通过对南山之下的茶事和煮茶过程的细腻描述,展现了茶的独特香气和制作中的辛勤劳作。
“南山茶事动,灶起岩根傍”两句,写出了南山脚下茶叶的生长与灶火在岩石旁边燃烧的情景。这里的“动”字含蓄地表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气息,也预示着新茶即将到来的喜悦。
接下来的“水煮石发气,薪然杉脂香”两句,则具体描绘了茶叶在热气中释放香气的情景。“水煮石”指的是用水煮沸后,使得石头发出高温,以此来炒焙茶叶。这种方法能够使茶叶中的水分迅速蒸发,带出茶叶的天然香味。这里的“薪然”形容了燃烧的柴火声响,而“杉脂香”则是指杉木制成的燃料在高温下散发出的一种清新的松香。
“青琼蒸后凝,绿髓炊来光”两句,描写了茶叶经过蒸煮之后,变得更加鲜绿且有光泽。“青琼”形容茶叶的鲜绿色彩,“蒸后凝”则是说经过蒸煮,茶叶中的水分被蒸发掉,使得茶叶更加紧实。这里的“绿髓炊来光”则是指茶叶在高温作用下,不仅外表变得更加鲜亮,而且内部也变得更加饱满有光泽。
最后,“如何重辛苦,一一输膏粱”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制茶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的感慨。“如何重”字面上是询问,但实则是在强调那份辛劳之重。这里的“一一”意味着每一个步骤都不能马虎,“输膏粱”则形容了茶叶经过层层筛选和精制,最终成为珍贵如同膏粱(古代珍贵物品)的佳茗。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茶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也展现了唐代人民对生活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仙山刚公新创香林
佛说菩提泉,其性本澄澈。
人乃无芜秽,谁能还莹洁。
我观浸碧泉,泓渟贮芳冽。
恰如老师心,风止云迹灭。
忆昔著诗句,无乃太疏拙。
弹指二十年,相看头已雪。
老师辟新轩,眼方颇虚彻。
得得穴山窦,一脉引幽绝。
清泚贯花径,冷暖资众啜。
一动一以静,谁盈复谁竭。
水性本不殊,地势差有别。
即此两水间,尽是广长舌。
学子来问话,当以无说说。
但见香林香,薰蒸千万叶。
和李提学存耕铅山酌廉韵
先生在荷峰,此日赋泉石。
及今又重午,领客酌莲碧。
教雨落九垓,随地成廉泽。
师友系天伦,岂必同过客。
孔孟与曾颜,日月照不息。
袖香拜邹鲁,历历抚遗迹。
沂水并尼山,雩坛俨如昔。
晞发濯我缨,埃溘尽湔涤。
归来见佳吟,转觉肝胆易。
此事不得再,此日良可惜。
自怜饮食身,犹受气形役。
何当坐百原,一啸脱尘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