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离 蒋 山 宋 /王 安 石 出 谷 频 回 首 ,逢 人 更 断 肠 。桐 乡 岂 爱 我 ,我 自 爱 桐 乡 。
- 翻译
- 常常离开山谷时回头张望,遇到人就更加心痛。
我并非只爱桐乡,而是桐乡也深爱着我。
- 注释
- 出谷:离开山谷。
频:频繁。
回首:回头看。
逢人:遇到人。
更:更加。
断肠:极度悲伤。
桐乡:指代某个地方,可能是作者的故乡或者有特殊情感的地方。
岂:难道。
爱:喜爱。
我:我。
自:自己。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离蒋山》。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乡愁与故土之情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自己对于离开故土的不舍和深厚的情感。
“出谷频回首”一句,描绘了诗人在离开山谷时不断回头望的场景,表现出一种依依不舍的心情。这里,“出谷”指的是离开蒋山,这个动作本身就充满了告别的情愫。而“频回首”则是这种情感的外在体现,每一次回头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留恋。
“逢人更断肠”一句,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乡愁之情。这里,“逢人”意味着与人相遇,而“更断肠”则是这种相遇带来的更加深切的哀伤。每一次与人交谈,无疑会勾起更多对故土的记忆,愈发加剧了内心的不舍。
最后两句,“桐乡岂爱我,我自爱桐乡”,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表达。这里,“桐乡”代指故乡,那里有着深厚的情感与无数美好回忆。而“岂爱我”和“我自爱”之间,形成了一种对话式的内心独白,既表明了故乡可能不再需要或爱护诗人,但诗人自己却无法割舍对它的深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以及与人的相遇带来的哀伤,生动地描绘了一种离开家园后对于故土无尽的思念和依恋。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中颇为常见,他们往往将自己的乡愁通过诗词表达,以此寄托自己对故土、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厚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六州歌头·其一
西湖万顷,楼观矗千门。春风路,红堆锦,翠连云。
俯层轩。
风月都无际,荡空蔼,开绝境,云梦泽,饶八九,不须吞。
翡翠明珰,争上金堤去,勃窣媻姗。
看贤王高会,飞盖入云烟。白鹭振振,鼓咽咽。
记风流远,更休作,嬉游地,等闲看。
君不见,韩献子,晋将军,赵孤存。
千载传忠献,两定策,纪元勋。
孙又子,方谈笑,整乾坤。
直使长江如带,依前是、□赵须韩。
伴皇家快乐,长在玉津边。只在南园。
夏至后得雨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
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
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夺禄十五年,有田颍川涘。
躬耕力不足,分穫中自愧。
馀功治室庐,弃积沾狗彘。
久养无用身,未识彼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