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莲华峰》
《莲华峰》全文
宋 / 释元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绝顶高峰上,如何下手栽。

崔嵬云际菡萏天开

大寂千劫浮图雪一桅。

横担楖栗去,曾有几人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大寂(dà jì)的意思:寂静无声、宁静无事

浮图(fú tú)的意思:形容虚幻、不实的事物。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菡萏(hàn dà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如荷花般婉约动人。

绝顶(jué dǐng)的意思:达到极限或巅峰的状态。

千劫(qiān jié)的意思:经历了无数次劫难,形容经历了多次磨难或困境。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天开(tiān kāi)的意思:指天地开阔,形势豁然开朗。

下手(xià shǒu)的意思:开始动手或进行行动

云际(yún jì)的意思:指云彩在天空中飘浮的景象,用来形容云层密集、连绵不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莲华峰的雄伟与神秘。首句“绝顶高峰上”,直接点明了莲华峰的高度与位置,让人感受到其险峻与壮丽。接着,“如何下手栽”一句,以设问的方式,引出对莲华峰独特景观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攀登之不易。

“崔嵬出云际,菡萏向天开”两句,运用了对比和拟人的手法,将莲华峰比作高耸入云的巨人,而“菡萏向天开”则生动地描绘了莲花盛开的景象,仿佛在天空中绽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莲华峰的壮观,也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感。

“大寂身千劫,浮图雪一桅”进一步深化了莲华峰的意境。这里通过“大寂”和“千劫”强调了莲华峰的静谧与久远,仿佛经历了无数岁月的洗礼,依然屹立不倒。同时,“浮图雪一桅”中的“浮图”指的是佛塔,与“雪一桅”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莲华峰的庄严与神圣,又暗示了其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最后,“横担楖栗去,曾有几人来”表达了对莲华峰探索者精神的赞美。这句话意味着只有勇敢且坚韧的人才能到达莲华峰,体验其独特的魅力。同时,也暗示了莲华峰虽美,但并非易达,需要付出努力和勇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莲华峰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还蕴含了对探索精神的颂扬,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元肇
朝代:宋

释元肇(一一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上《寄赵东阁》“与君生己酉”及卷下《丁巳生朝》年六十九推定),字圣徒(日刻本本集署名),号淮海,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命为掌记。出世通之光孝,历住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杭之净慈、灵隐等寺,圆寂于径山。有《淮海挐音》二卷。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