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洪范篇,帝训孰敢渝。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都(dōng dōu)的意思:东都是指古代中国的首都,也可指现代中国的北京。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繁华昌盛,人口众多,文化底蕴深厚。
法律(fǎ lǜ)的意思:法律是指国家规定的具有强制力的规范行为的准则和制度。
风俗(fēng sú)的意思:指一定地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和风尚。
含珠(hán zhū)的意思:藏有珍珠或宝石。
洪范(hóng fàn)的意思:洪范指的是广大的范围、宽广的规模。形容事物的规模之大,无法估量或限制。
济时(jì shí)的意思:及时帮助、救助。
节义(jié yì)的意思:指守节守义,坚守正道,不做违背道义的事情。
经术(jīng shù)的意思:指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人。也可指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栏栅(lán shān)的意思:栏栅是指用来限制和隔离的栅栏,比喻限制人的言行或者限制自由。
历年(lì nián)的意思:历年指历经多年,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
凛凛(lǐn lǐn)的意思:形容寒冷、严寒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气势威严、严肃庄重的样子。
名誉(míng yù)的意思:指某人的名誉被玷污、受损,形象受到严重损害。
名儒(míng rú)的意思:指有名望和才学的学者或文人。
平康(píng kāng)的意思:平安安康、安定无忧
七雄(qī xióng)的意思:七个英勇的雄壮人物或势力。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清谈(qīng tán)的意思:指清雅、高尚的言谈交流方式。
群书(qún shū)的意思:指很多书籍聚集在一起的情景,也泛指大量的书籍。
三皇(sān huáng)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三位伟大的帝王,即伏羲、神农、黄帝。
圣代(shèng dài)的意思:指某个时代或某个领域中具有极高声望、被广泛尊敬的人物。
唐诗(táng shī)的意思:指唐代时期创作的诗歌作品。
宛宛(wǎn wǎn)的意思:形容事物形状或动作柔和、婉转。
西京(xī jīng)的意思:西京是指古代中国汉朝和唐朝时期的首都长安,用来形容地位高大、气势雄伟的城市或地方。
贤智(xián zhì)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品德都非常高尚,既聪明又善良。
相业(xiāng yè)的意思:指相互之间的业务、行业。
兴言(xīng yán)的意思:兴言指的是发表言论,表达意见或观点。
学术(xué shù)的意思:指学问、学术研究的范畴。
言观(yán guān)的意思:言辞和观点
正直(zhèng zhí)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德高尚,思想纯正,言行举止诚实正直,没有私心私欲。
逐逐(zhú zhú)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从古代到明代的文化变迁与社会风貌。开篇“凛凛岁云莫,兴言观群书”表达了诗人对岁末时节的感慨,同时强调了阅读书籍的重要性。接着,“大哉洪范篇,帝训孰敢渝”赞美了古代帝王的教诲不可违背,体现了对传统智慧的尊重。
“纵横收七雄,法律荡秦区”描述了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的历史场景,以及秦朝统一后法律制度的广泛影响。接下来,“经术卖西京,节义倾东都”则转向了汉代长安(西京)和唐代洛阳(东都)的文化盛况,强调了学术与节义在这些时代的重要地位。
“魏才晋清谈,唐诗宋名儒”提到了魏晋时期的文人雅士和清谈风气,以及唐代诗歌的繁荣和宋代学者的成就。这一段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特色,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宛宛栏栅中,逐逐名誉驱”可能暗指在权力和名誉的追逐中,个人的价值和道德可能会受到侵蚀。随后,“圣代辟乾坤,默与三皇符”赞扬了圣明的时代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并与古代传说中的三皇相呼应,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相业急济时,学术羞含珠”强调了在关键时刻,政治家的责任重大,而学术研究不应仅仅追求表面的荣誉,而应致力于真正的知识和真理。最后,“历年过二百,风俗还皇虞”总结了历史的长河,指出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社会风俗逐渐恢复到了古代的理想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珍视,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寄荀晋仲简陈夫子
二老亭亭双属玉,交映霜馀半溪绿。
才高一世妙言语,落笔珠玑烂盈掬。
时来钓叟为三公,傅岩莘野谁雌雄。
纷纷俗态任冷煖,风云早晚腾蛟龙。
中兴复见宣和盛,须信人心协天命。
真从僵仆正邦基,更向膏肓起民病。
尺书寄我三长篇,管中窥豹非其全。
墨渝纸敝未释手,晴窗飞尽沉香烟。
嗟予留滞濡须坞,梦寐斯文属燕许。
何当单骑造斋榻,遂使高轩出城府。
春风回首归萌芽,又促畦丁种早瓜。
我心倾写会有日,为言已办浮江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