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是湘妃泪,潜洒遂邻彬。
扶危复防咽,事归薄暮人。
百忧(bǎi yōu)的意思:形容烦恼、忧愁非常多。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复资(fù zī)的意思:指重新投入资金,继续支持某项事业或企业。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归薄(guī báo)的意思:指事物回归本来的简朴、纯粹的状态。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后坐(hòu zuò)的意思:比喻因不了解情况或预见到危险而受到惊吓或受损失。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欠伸(qiàn shēn)的意思:形容人因疲劳或不舒服而伸懒腰。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尚齿(shàng chǐ)的意思:尚:尊重,推崇;齿:牙齿。尚齿指尊重和推崇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霜筠(shuāng yún)的意思:霜筠指的是竹子的名字,比喻高雅纯洁的品质。
卧游(wò yóu)的意思:躺在床上游玩,形容人懒散不务正业。
无津(wú jīn)的意思:形容没有水源,比喻缺乏生机或无法发展。
湘妃(xiāng fēi)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杖乡(zhàng xiāng)的意思:指一个地方人民团结友爱,和睦相处。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任昉对友人馈赠竹杖的答谢之作。诗中充满了深情厚谊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故人有所赠,称以冒霜筠”点明了友人的慷慨赠予,所赠之物为冒霜的竹子,暗示了礼物的珍贵与坚韧不拔的精神象征。接着,“定是湘妃泪,潜洒遂邻彬”,将竹子比作湘妃的眼泪,隐喻着竹子的生长经历风雨,如同湘妃的泪水,饱含情感与坚韧。
“扶危复防咽,事归薄暮人”,描述了竹杖在危难时刻给予的帮助,以及它陪伴着那些在黄昏时分归家的人,寓意着竹杖不仅是实用之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劳君尚齿意,矜此杖乡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赠送竹杖的感激之情,认为这不仅是一份礼物,更是对年长者的尊重与关怀。
“复资后坐彦,候余方欠伸”,说明竹杖还能帮助诗人休息,等待他稍作休息时使用,体现了竹杖的多功能性与实用性。
“献君千里笑,纾我百忧嚬”,通过“千里笑”与“百忧嚬”的对比,展现了竹杖带来的喜悦与解脱,寓意着竹杖能化解诗人心中的忧虑,带来欢笑。
“坐适虽有器,卧游苦无津”,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有各种器具可用,但在心灵的游历上却感到无从下手,而竹杖的赠予仿佛为他的心灵之旅开辟了一条道路。
最后,“何由乘此竹,直见平生亲”,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竹杖,能够更加亲近朋友,深化彼此之间的友谊,体现了对友情的渴望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竹杖的描绘,不仅赞美了这份礼物的珍贵与实用,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以及在友情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三月韶华大半过,好花零谢已无多。
暮年光景如残梦,浮世尘劳付浩歌。
游子有时眠岸草,啼禽终日在庭柯。
白头不作垂钩客,辜负春湖十里波。
湖榭从来与众同,况于清晏奉群公。
驱车即日趋翔凤,就馆初寒听过鸿。
霜雪满髯仍自壮,珠玑落笔不知穷。
太平鱼鳖今咸若,岂系区区一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