嬲汝以一句,西归瘦如腊。
此松亦有心,岂问庭前柏。
禅伯(chán bó)的意思:指深得禅宗真谛的人,也可指懂得修身养性的智者。
初见(chū jiàn)的意思:初次见面或初次接触。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肤腴(fū yú)的意思:形容人的肌肤光滑细嫩,也比喻文章或言辞的流畅自然。
何苦(hé kǔ)的意思:为什么要受苦,为什么要做无谓的努力
洁白(jié bái)的意思:非常干净、纯洁无瑕的状态或品质。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手脚(shǒu jiǎo)的意思:指行动、动作。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西归(xī guī)的意思:指人们离开家乡或原居地,向西方迁徙或回归。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有心(yǒu xīn)的意思:用心、用意
有道(yǒu dào)的意思:有正确的道理或方法。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诗中通过对比年轻时与老年的身体变化,表达了时光流逝和人生易老的哲理。同时,诗人也借助自然景物,如青枝和岁寒的颜色,以及庭前的松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生命、自然的思考。
诗中“升也初见我,肤腴仍洁白”表达了年轻时的皮肤光滑白皙,而“今何苦而老,手脚皴以黑”则是老年时身体衰老,皮肤变得粗糙和黧黑。这些对比凸显了时间带给人的外在变化。
接下来,“闻有道人者,于今号禅伯”可能是在提到一位修行的人物,这个人可能是诗人想要借鉴的对象,因为他能“嬲汝以一句,西归瘦如腊”,即通过某种方式或许是禅悟,使得自己在精神上得到解脱,回归自然之道,变得像枯瘦的树枝一样超然物外。
最后两句“汝观青青枝,岁寒好颜色。此松亦有心,岂问庭前柏”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感受和思考。这里的“青青枝”可能指的是常绿的植物,它们在严冬中依然保持着生机,这种生命力让诗人感到欣赏。而“此松亦有心,岂问庭前柏”则是说这棵松树似乎也有它自己的思想,不需要去询问庭院前的柏树。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的尊重和赞美,以及对生命哲理的深刻理解。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借景抒情以及引入禅悟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易老以及对自然生命力的思考和感悟。
江城几夜听箫鼓,看看又过除夕。
拥被不成眠,更寒侵帘隙。
蜡灯摇瘦碧,第一度、凄凉今日。
红袖尊前,玉梅窗底,有人相忆。岑寂。
送华年,青衫上,零乱粉香犹湿。
镜卜总无凭,断天涯消息。
可怜归未得,怕明岁、依然为客。
拌捡点十万鸾笺,记倦游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