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仄垂萝古,沙虚积蓼红。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共 泛 东 潭 饯 望 之 明 /顾 璘 高 人 同 野 兴 ,移 棹 水 西 东 。岸 仄 垂 萝 古 ,沙 虚 积 蓼 红 。哀 筝 凄 断 壑 ,轻 帻 倚 秋 风 。更 有 浮 萍 感 ,俱 忘 痛 饮 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筝(āi zh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音乐声或歌声。
浮萍(fú pí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无根基,随波逐流,没有固定的立场或主张。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轻帻(qīng zé)的意思:形容言辞轻浮、不严肃。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水西(shuǐ xī)的意思:指水流向西,意味着水势逆流、逆境或逆天而行。
痛饮(tòng yǐn)的意思:痛快地畅饮酒,形容豪情壮志或畅快淋漓的饮酒。
西东(xī dōng)的意思:形容东西分散或离散,没有秩序或规律。
野兴(yě xīng)的意思:指人的天性或本性,与生俱来的本能,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共泛东潭饯望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深意的山水画面。首句“高人同野兴”表达了与志同道合的高雅之士一同享受田野之乐的情趣。接下来,“移棹水西东”写出了泛舟于湖面,随意东西的自在行程。
“岸仄垂萝古,沙虚积蓼红”两句,通过描绘岸边古老的藤萝低垂和沙滩上红色的蓼草堆积,营造出一种古老而静谧的自然景象,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沉淀。
“哀筝悽断壑”转而引入音乐元素,哀怨的筝声在山谷间回荡,增添了离别时的伤感气氛。诗人“轻帻倚秋风”则以个人形象出现,独自在秋风中凭吊,显示出内心的孤寂。
最后,“更有浮萍感,俱忘痛饮中”以浮萍自比,表达出即使面对离别之痛,也能在饮酒谈笑中暂时忘却的洒脱。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山水之乐,又有离别之愁,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上夕集鹤柴分咏所得元醮坛铜匜
檀波已歇菭纹蹙,冷晕香班剔丛绿。
发匣回镫四座看,传闻曾列延春阁。
径围尺六广杀三,有侈其腹口不函。
雷回云薄走螭虬,宝贵不异尊敦盘。
当时九府停圜法,可惜难资水衡乏。
演揲书传梵供兴,尚方奇巧乘时剧。
画革旁行字数行,勒名还记郑元康。
冶青濯绛鼓精气,作手何数工堂狼。
纪年至正岁丁酉,弥勒香军渐颐夥。
秘密犹酣影窟身,咒词亲授天魔口。
一朝冷落亦可哀,组铃扇鼓皆成灰。
阅人羡尔坚能寿,不例铜驼棘底埋。
圣奴老去河山缺,熨手脂痕不能热。
照遍人间今古愁,窥檐只有团栾月。
取次摩挲冷兴饶,银花火树避烦嚣。
床头试拨藏春瓮,击盏声还借影浇。
《上夕集鹤柴分咏所得元醮坛铜匜》【清·蒋曰豫】檀波已歇菭纹蹙,冷晕香班剔丛绿。发匣回镫四座看,传闻曾列延春阁。径围尺六广杀三,有侈其腹口不函。雷回云薄走螭虬,宝贵不异尊敦盘。当时九府停圜法,可惜难资水衡乏。演揲书传梵供兴,尚方奇巧乘时剧。画革旁行字数行,勒名还记郑元康。冶青濯绛鼓精气,作手何数工堂狼。纪年至正岁丁酉,弥勒香军渐颐夥。秘密犹酣影窟身,咒词亲授天魔口。一朝冷落亦可哀,组铃扇鼓皆成灰。阅人羡尔坚能寿,不例铜驼棘底埋。圣奴老去河山缺,熨手脂痕不能热。照遍人间今古愁,窥檐只有团栾月。取次摩挲冷兴饶,银花火树避烦嚣。床头试拨藏春瓮,击盏声还借影浇。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8167c693c010748790.html
都门道中偶得诗从奇险归平澹人到穷愁见性情二语杨镜知茂才嘱为书之楹帖因足成长句奉赠
年来吓鼠得虚名,零落青衫误此生。
入世几能开口笑,辞家偏觉一身轻。
诗从奇险归平澹,人到穷愁见性情。
为报春华须爱惜,春残无复管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