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攀南山桂,来倚东溪松。
倘从茅氏后,还冀匡君逢。
菖蒲(chāng pú)的意思:指人的心地纯洁无私,不受外界诱惑的品质。
圭组(guī zǔ)的意思:形容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匡君(kuāng jūn)的意思:匡扶君主,拯救国家。
烂漫(làn màn)的意思:形容色彩鲜艳、美丽多姿的景象或气氛。
蒙茸(méng róng)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郁郁葱葱的样子。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片石(piàn shí)的意思:片石的意思是指独立的个体,也可以指个人在团体中的独立行动。
岂必(qǐ bì)的意思:用于反问,表示事情并非一定如此。
人踪(rén zōng)的意思:人的踪迹或足迹
山桂(shān guì)的意思:指高山上的桂树,比喻高才贵德的人。
天策(tiān cè)的意思:指天下最高明的谋略和计策。
行天(xíng tiān)的意思:指能够操纵天地之力,具有超凡能力的人或事物。
玄豹(xuán bào)的意思:指难以捉摸、神秘莫测的人或事物。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隐雾(yǐn wù)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玉龙(yù lóng)的意思:指美丽而又威武的龙。
一片石(yī piàn shí)的意思:指事物的整体或全貌,表示一片统一的整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兄弟一同游览西樵山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圭组岂必厌,烟霞兴自浓”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的淡漠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接下来,“西樵一片石,待我三人踪”则直接点明了游览地点,并暗示了与兄弟同行的亲密关系。
“往攀南山桂,来倚东溪松”两句,通过攀桂、倚松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亲近。而“菖蒲何烂漫,鹤蕊复蒙茸”则进一步渲染了山中植物的生机勃勃,以及可能遇见的仙鹤,增添了神秘色彩。
“隐雾随玄豹,行天策玉龙”两句,运用了玄豹和玉龙的意象,不仅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也暗含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倘从茅氏后,还冀匡君逢”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隐居生活中能够遇到贤明君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理想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与兄弟共游山水、追求隐逸生活的美好画卷,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政治环境的渴望,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