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常武》
《常武》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脩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处三事就绪

赫赫业业,有严天子。王舒保作,匪绍匪游。徐方绎骚震惊徐方。如雷如霆,徐方震惊。

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铺敦淮濆,仍执丑虏。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王旅啴啴,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国。

王犹允塞,徐方既来。徐方既同,天子之功。四方既平,徐方来庭。徐方不回,王曰还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áng
xiānqín / shījīng

míngmíng
wángmìngqīngshìnánzhòngshīhuáng
zhěngliùshīxiūróng
jìngjièhuìnánguó

wángwèiyǐnshìmìngchéngbǎixiūzuǒyòuchénxíng
jièshīhuáishěng
liúchùsānshìjiù

yǒuyántiān
wángshūbǎozuòfěishàofěiyóu
fāngsāozhènjīngfāng
léitíngfāngzhènjīng

wángfènjuézhèn
jìnjuéchénkànxiāo
dūnhuáipēnréngzhíchǒu
jiéhuáiwángshīzhīsuǒ

wángtān々,fēihàn
jiānghànshānzhībāo
chuānzhīliúmiánmián
zhuózhēngguó

wángyóuyǔnsāifānglái
fāngtóngtiānzhīgōng
fāngpíngfāngláitíng
fānghuíwángyuēháiguī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克(bù kè)的意思:不能、无法

不回(bù huí)的意思:不再回来或不再回去

不处(bù chǔ)的意思:不合适;不得体

不测(bù cè)的意思:意外的事情或突发事件

丑虏(chǒu lǔ)的意思:指相貌丑陋的俘虏,也泛指相貌丑陋的人。

大祖(dà zǔ)的意思:祖宗的大小、威严和尊贵。

大师(dà shī)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内极具造诣、技艺高超的人。

方来(fāng lái)的意思:自从以前到现在,一直到目前为止。

赫赫(hè hè)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风凛凛的样子。

虎臣(hǔ chén)的意思:指忠诚而又有能力的臣子。

淮濆(huái pēn)的意思:指人的脸色或表情变得暗淡无光,失去了生气和活力。

还归(hái guī)的意思:归还、归宿

皇父(huáng fù)的意思:皇帝的父亲,也泛指尊贵的父亲。

就绪(jiù xù)的意思:准备好,达到要求的状态。

来庭(lái tíng)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问题或交流思想。

六师(liù shī)的意思:指六个教师,也可指六个老师或教育工作者。

绵绵(mián mián)的意思:连绵不断、不绝。

命卿(mìng qīng)的意思:指命运的安排或安排好的事情,有时也指命令或指示。

明明(míng míng)的意思:显而易见;明明白白地

南国(ná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南方地区,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铺敦(pù dūn)的意思:形容事物充实、丰满,没有空隙。

卿士(qīng shì)的意思:指官僚士人,也泛指士人阶层。

三事(sān shì)的意思:指同时发生的三个重要的事情。

师旅(shī lǚ)的意思:指军队出征或师徒结伴而行。

四方(sì fāng)的意思:四个方向,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王犹(wáng yóu)的意思:指王者的心意仍然犹豫不决,不能下定决心。

王师(wáng shī)的意思:指帝王的军队,也泛指强大的军队。

王命(wáng mìng)的意思:指君主的命令或旨意。

王旅(wáng lǚ)的意思:指君主的军队,也可泛指国家的军队。

我师(wǒ shī)的意思:指自己的老师或师长。

徐方(xú fāng)的意思:指行动缓慢、迟疑、拖延。

业业(yè yè)的意思:勤奋努力,专心致志

翼翼(yì yì)的意思:小心谨慎,小心翼翼

绎骚(yì sāo)的意思:形容文采华美、辞章绮丽的作品。

尹氏(yǐn shì)的意思:指贤能、有才干的人。

允塞(yǔn sāi)的意思:允许并塞进

震惊(zhèn jīng)的意思:指因为某个事件或消息而引起极大的惊讶、吃惊。

之流(zhī liú)的意思:指某种特定类型或群体的人。

左右(zuǒ yòu)的意思:左右表示大致的范围或数量,也可以表示左边和右边。

注释
赫赫:威严的样子。
明明:明智的样子。
卿士:周朝廷执政大臣。
南仲:人名,宣王主事大臣。
大祖:指太祖庙。
大师:职掌军政的大臣。
皇父:人名,周宣王太师。
整:治。
六师:六军。
周制,王建六军。
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
脩我戎:整顿我的军备。
脩,习;戎,武。
敬:借作“儆”。
惠:爱。
尹氏:掌卿士之官。
程伯休父:人名,宣王时大司马。
陈行:列队。
率:循。
省:察视。
徐土:指徐国,故址在今安徽泗县。
不:二“不”字皆语助词,无义。
留:占“刘”字,杀。
处:安。
三事:三司,指军中三事大夫。
事与“司”通。
绪:业。
姚际恒《诗经通论》:“谓分主六军之三事大夫,无一不尽职以就绪也。

业业:高大的样子。
有严:严严,神圣的样子。
舒:舒徐。
保:安。
作:起。
绍:戴震《诗经补注》:“如‘夭绍’之绍,急也。
”游:优游,与“绍”对文,指缓。
绎:络绎。
骚:骚动。
严粲《诗缉》:“王乃舒徐而安行,依于军法日行三十里,进兵不急,人自畏威,徐方之人,皆络绎骚动矣。
”霆:炸雷。
奋厥武:奋发用武。
虎臣:猛如虎的武士。
阚如:阚然,虎怒的样子。
虓:虎啸。
铺:韩诗作“敷”,大。
敦:屯聚。
濆:高岸。
仍:就。
丑虏:对敌军的蔑称。
截:断绝。
所:处。
啴啴:人多势众的样子。
翰:指鸷鸟。
苞:指根基。
翼翼:整齐的样子。
濯:大。
犹:通“猷”,谋略。
允:诚。
塞:实,指谋略不落空。
来庭:来王庭,指朝觐。
回:违。
注释2

赫赫:威严的样子。明明:明智的样子。

卿士:周朝廷执政大臣。

南仲:人名,宣王主事大臣。大祖:指太祖庙。

大师:职掌军政的大臣。皇父:人名,周宣王太师。

整:治。六师:六军。周制,王建六军。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

脩我戎:整顿我的军备。脩,习;戎,武。

敬:借作“儆”。

惠:爱。

尹氏:掌卿士之官。

程伯休父:人名,宣王时大司马。

陈行:列队。

率:循。

省:察视。徐土:指徐国,故址在今安徽泗县。

不:二“不”字皆语助词,无义。留:占“刘”字,杀。处:安。

三事:三司,指军中三事大夫。事与“司”通。绪:业。姚际恒《诗经通论》:“谓分主六军之三事大夫,无一不尽职以就绪也。”业业:高大的样子。

有严:严严,神圣的样子。

舒:舒徐。保:安。作:起。

绍:戴震《诗经补注》:“如‘夭绍’之绍,急也。”游:优游,与“绍”对文,指缓。

绎:络绎。骚:骚动。严粲《诗缉》:“王乃舒徐而安行,依于军法日行三十里,进兵不急,人自畏威,徐方之人,皆络绎骚动矣。”

霆:炸雷。

奋厥武:奋发用武。

虎臣:猛如虎的武士。阚(hǎn)如:阚然,虎怒的样子。虓(xiāo):虎啸。

铺:韩诗作“敷”,大。敦:屯聚。濆(fén):高岸。

仍:就。丑虏:对敌军的蔑称。

截:断绝。

所:处。

啴(tān)啴:人多势众的样子。

翰:指鸷鸟。

苞:指根基。

翼翼:整齐的样子。

濯(zhuó):清洗。

犹:通“猷”,谋略。允:诚。塞:实,指谋略不落空。

来庭:来王庭,指朝觐。

回:违。

翻译
看我大周天子多显赫英武,他任命一位重臣卿士大夫,名将南仲是这重臣的始祖,让皇父担任太师主管军务:你要抓紧整顿我大周军队,要抓紧打造兵器准备动武;我们要深怀恭敬戒惧之心,一定给南方百姓带去幸福。
我大周天子对太师皇父说:你下命令给程国伯爵休父:让大周军队左右排列行伍,把作战命令下达全军各部:沿着那淮河堤岸向前挺进,穿越巡察这徐国境内国土;三军儿郎不久留也不驻扎,并把百姓的生计安排妥处。
看多么威武显赫高大雄壮,那是我们威严的大周国王。大周军队从容不迫地开拔,既不急行军也不信步游荡。这引发徐国上下骚动不已,尤其是极大震惊徐国朝堂。就好像清天霹雳头顶炸响,引发徐国君臣们震动惊慌。
我大周军队进攻英勇神武,全军威如雷震势如云水怒。这一班如狼似虎的兵和将,击鼓挺进杀声震天如怒虎。在淮河高岸布重兵设重围,乘胜追穷寇捕获大量俘虏。在淮河沿岸牢牢站稳脚跟,大周的中军帐在这里扎驻。
大周王朝的军队气势如虹,攻势凌厉犹如冲天之神鹰,三军猛进犹江汉奔流潮涌,守阵地稳固如山岿然不动,陷敌阵犹如决川势不可当,队伍稳扎稳打接力向前冲,威不可测当然也不可战胜,就这样大清洗般大败徐国!
大周天子的谋划实在充分,徐国君臣心悦诚服愿归顺。徐国上下甘拜下风来相融,这是我大周天子仁义之功。天下各地都已经海晏河清,徐国小君定当来朝拜进贡。徐国君臣再不起兵搞叛乱,大周天子班师回朝奏凯旋。
译文

看我大周天子多显赫英武,他任命一位重臣卿士大夫,名将南仲是这重臣的始祖,让皇父担任太师主管军务:你要抓紧整顿我大周军队,要抓紧打造兵器准备动武;我们要深怀恭敬戒惧之心,一定给南方百姓带去幸福。

我大周天子对太师皇父说:你下命令给程国伯爵休父:让大周军队左右排列行伍,把作战命令下达全军各部:沿着那淮河堤岸向前挺进,穿越巡察这徐国境内国土;三军儿郎不久留也不驻扎,并把百姓的生计安排妥处。

看多么威武显赫高大雄壮,那是我们威严的大周国王。大周军队从容不迫地开拔,既不急行军也不信步游荡。这引发徐国上下骚动不已,尤其是极大震惊徐国朝堂。就好像清天霹雳头顶炸响,引发徐国君臣们震动惊慌。

我大周军队进攻英勇神武,全军威如雷震势如云水怒。这一班如狼似虎的兵和将,击鼓挺进杀声震天如怒虎。在淮河高岸布重兵设重围,乘胜追穷寇捕获大量俘虏。在淮河沿岸牢牢站稳脚跟,大周的中军帐在这里扎驻。

大周王朝的军队气势如虹,攻势凌厉犹如冲天之神鹰,三军猛进犹江汉奔流潮涌,守阵地稳固如山岿然不动,陷敌阵犹如决川势不可当,队伍稳扎稳打接力向前冲,威不可测当然也不可战胜,就这样大清洗般大败徐国!

大周天子的谋划实在充分,徐国君臣心悦诚服愿归顺。徐国上下甘拜下风来相融,这是我大周天子仁义之功。天下各地都已经海晏河清,徐国小君定当来朝拜进贡。徐国君臣再不起兵搞叛乱,大周天子班师回朝奏凯旋。

赏析

此诗题目特别,《诗经》大多是取首句语词为题,有的虽不是首句,但亦是诗中的语词,而“常武”一词不见于该诗,故说诗者议论纷纭。《毛诗序》谓其意是“有常德以立武事,因以为戒然”;朱熹《诗序辨说》申此说“盖有二义:有常德以立武则可,以武为常则不可,此所以有美而有戒也”,对此,姚际恒《诗经通论》驳道:“诗中极美王之武功,无戒其黩武意。毛、郑亦无戒王之说,然则作《序》者其腐儒之见明矣。”王质《诗总闻》谓“自南仲以来,累世著武,故曰常武”:方玉润《诗经原始》以为“常武”是乐名,他说:“武王克商,乐曰《大武》,宣王中兴,诗曰《常武》,盖诗即乐也。”近人或以为古常、尚通用,“常武”即尚武,与诗旨正合。

此诗赞美周宣王率兵亲征徐国,平定叛乱,取得重大的胜利。诗人的叙述基本按照事件的发展:首章写宣王委任将帅并部署战备任务;第二章通过尹氏向程伯休父下达作战计划。这两章着重记述史实,一一交代重要人物,虽然极为简括,但却把形势、任务、目标乃至进军路线都说清楚了。这自然是最高统帅宣王的杰作,诗人以最简洁的笔法,表现了宣王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气魄与指挥才能。

第三章写进军。诗人先从“我方”着笔:天子亲征,沉稳从容,战士行军,不紧不慢,充满一种胜券在握的坚定信心。而敌方,在诗人笔下则是另一番景象:徐方阵营骚动、震恐,以致如五雷轰顶,仓皇失措。一镇定,一惊慌,两相对照,显示出王师强大的力量,未战已先声夺人。

第四章写王师进击徐夷。诗人以天怒雷震,比喻周王奋发用武;以猛虎怒吼,比喻官兵勇敢,极力突出王师惊天动地的气势。以此击徐,无异泰山压顶,自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王师迅疾深入淮河腹地,切断了徐淮的联系,还俘获了大批叛军,进而扎营于此,为剿灭敌人作准备。全章八句,前用比,后用赋,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了进军的形势,充分显示出王师的压倒优势。第五章写王师的无比声威。诗人满怀激情,借助精巧选词,串联比喻、排句,饱蘸笔墨,歌唱王师。这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

第六章写王师凯旋,归功天子。诗人先颂扬天子计谋允当,再说胜利是“天子之功”,然后写到王下令“还归”,叙述次第井然。“王曰还归”回应篇首“王命卿士”,一反映今日胜利的踌躇满志;一表现昔日大敌当前的凝重心境,前后鲜明对照,首尾相连,结构完善。此章造句颇奇特,双句、单句“徐方”二字交替使用,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曰:“‘徐方’二字回环互用,奇绝快绝!”诗人反覆提出“徐方”,正见出对这次平徐胜利的特别重视与喜悦。徐为淮夷大国,屡与朝廷抗衡,今已降服来朝,自然极为可喜可贺,要津津乐道;同时又是天子亲征,诗人怎能不张大其功,宣扬徐方“既来”、“既同”、“来庭”、“不回”。可见连用四个“徐方”既是内容使然,又是抒情志感的需要,并非故意造奇。

中国古代叙事诗不很发达,但如《大雅·常武》一诗,尽管在细节的叙述上精详远不及古希腊罗马的史诗,却也神完气足,其叙事虚写与实写的巧妙结合,尤为一大特色,从诗歌艺术上说,即使与古希腊罗马史诗相比,似也不遑多让。


鉴赏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的作品,属于《诗经》中的篇章。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王者德行和军事功绩的诗歌。其中“赫赫明明,王命卿士”表达了君主赋予臣子的重任与信任;“南仲大祖,大师皇父”则是对远祖和先辈的尊称,显示了对历史文化传统的敬仰。

在“整我六师,以修我戎”一句中,“六师”可能指的是古代军队的编制,而“以修我戎”则表明了修养和准备军事力量的重要性。紧接着的“既敬既戒,惠此南国”显示了君主对国家和民众的关怀与警醒。

诗中多次出现“徐方”的提法,这可能是指代某个地区或部族,而“王师之所”则强调了军事行动的重要地点。整首诗通过对王者命令、军旅动向的描述,以及对历史先人的尊崇,展现了一种国家和民族的自豪与力量感。

从艺术表现上看,这首诗采用了大量的叠句和排比手法,如“赫赫”、“如雷如霆”等,使得语言具有节奏感和强烈的视听效果。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很丰富,如山、川、江、汉等自然景观与军旅行动相结合,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集颂扬、叙述和抒情为一体的古典诗歌,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温峤

刚肠出仕岂徒然,须信天伦有后先。

可怪绝裾违母事,伤哉遗恨后人传。

(0)

陈平

生平多智足兴刘,奇秘终贻正大羞。

若使托孤权独任,未知诛吕若为谋。

(0)

安王

名器君司戒妄求,倖门一启国深忧。

请看三晋叨封后,便有田齐亦效尤。

(0)

王羲之

人物风流世所推,操持议论每清奇。

自量才位难牟弟,故乞馀年请代之。

(0)

倚门

碧松窝里著吾身,风在襟裾月在门。

灯火未残弦诵习,一团清兴许谁论。

(0)

题昼寂轩

轻云扶曲槛,少坐觉幽深。

泛酒谁同话,敲诗独写心。

竹声流草榻,鸟语惹花阴。

门外呼童扫,客弹月下琴。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