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招提院静照堂》
《题招提院静照堂》全文
宋 / 李大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地胜堂新构,僧闲昼杜门

山林谁乐静,城市亦非喧。

客到空弹指,风来不动幡。

祗应宴坐,对镜一无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城市(chéng shì)的意思:指城市里的繁忙和喧嚣。

杜门(dù mén)的意思:闭门不出,不与外界交往。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宴坐(yàn zuò)的意思:在宴会上坐下来吃饭,泛指参加宴会。

祗应(zhī yìng)的意思:只应该;只应当

翻译
地胜堂新建而成,僧人闲暇时紧闭门户。
无论是山林中的寂静,还是城市的喧嚣都不再吸引。
客人来访,僧人仅弹指示意,风起幡动也不为所动。
他常常静坐宴息,对着镜子默默无言。
注释
地胜堂:一个新建的堂舍。
新构:新建完成。
僧闲:僧人清闲。
昼杜门:白天关闭房门。
山林谁乐静:山林中谁享受宁静。
城市亦非喧:城市中也并非总是喧闹。
客到:有访客到来。
空弹指:仅以弹指回应。
风来不动幡:即使风吹过,佛幡也不摇摆。
祗应:只应,只须。
宴坐:静坐冥想。
一无言:默不作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寺庙景致,通过对比山林与城市的喧哑,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开篇“地胜堂新构”,直指一座新建的佛教殿堂,这里不仅是建筑物的更新,更象征着心灵的净化和升华。接着“僧闲昼杜门”则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安静的午后守护寺门的情景,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诗中的“山林谁乐静,城市亦非喧”是对比的手法,表明山林之所以能让人感到宁静,是因为那里没有城市中的人为喧哗。这里的“静”和“喧”,不仅指外界的声音,更隐喻着心灵深处的平静与躁动。

“客到空弹指,风来不动幡”则是对这份宁静进一步的刻画。即便有过往之客,也不过是在无声中弹指惊叹,而那飘拂而来的风,也不足以撼动寺庙中的幡旗。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这里超凡脱俗的境界。

最后,“祗应常宴坐,对镜一无言”,则是诗人对僧人的心境进行深入描绘。僧人常坐于静室之中,面对着镜子,却是一语不发。这不仅表明了内心的清净,也反映出一种超越语言文字,直接通达真理的心灵状态。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寺庙生活的描绘,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思想。它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造诣,也表达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寄托的共同追求。

作者介绍

李大临
朝代:宋

(1010—1086)宋成都华阳人,字才元。登进士第。为绛州推官,累迁开封推官。神宗熙宁初,擢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上言青苗法有害无益,忤王安石。会秀州判官李定破格除监察御史里行,又与宋敏求、苏颂相继封还词头。以累格诏命,撤去知制诰归班。出知汝州,徙梓州,官终天章阁待制。
猜你喜欢

次胡仲申先生斋居述怀韵十首兼简宋景濂先生·其一

晚来新雨过,忽忆枕边书。

睡起推窗看,茅檐月上初。

(0)

题古木寒禽

野雀下庭柯,裴徊弄清影。

岂无上林枝,爱此山月冷。

(0)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其十九

金陵双阙屹岧峣,台殿参差上九霄。

阊阖五云浮王气,石城午夜撼江潮。

中华文物衣冠盛,上苑春风莺燕娇。

四海梯航效庭贡,信知干羽格三苗。

(0)

次苏平仲编修北山记游韵二十四首·其十六

嘉遁幽人在涧阿,饭牛中夜独商歌。

光风霁月时时有,野水閒云处处多。

屋外好山浑似画,门前芳草渐成窝。

人生得意须行乐,百岁光阴能几何。

(0)

节物惊心怕倚阑家山千里暮云寒桑田俛仰人间世菽水团栾梦里欢衡石事严宵漏尽博山香暖瑞烟团故人今日皆天上还有双鱼寄脍残·其一

绿窗睡起怯凭阑,小立东风敌晚寒。

一笑尊前殊邂逅,百年身外几悲欢。

淡云螺岫横天末,落日鸥波点雪团。

何事休文尚诗瘦,镜中华发易彫残。

(0)

次邓作霖韵三首·其二

十日春无一日晴,可堪折柳送君行。

遥知客舍闻鸡舞,尚忆宾兴赋鹿鸣。

恋阙几形青琐梦,还家共羡锦衣荣。

少陵老去孤忠在,定有新诗纪北征。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