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遁而无闷,吾非恶此欲逃。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其十》全文
- 翻译
- 谁能逃离不感到烦闷,我并非厌恶这种想要逃避的心情。
树林下静悄悄的,人迹罕至,花丛中堆叠着一座座孤坟。
- 注释
- 遁:逃避,逃离。
闷:烦闷,压抑。
恶:厌恶。
欲:欲望,心情。
林下:树林之中。
寂寂:寂静无声。
人少:人烟稀少。
累累:众多,堆积。
冢:坟墓。
- 鉴赏
这首诗是刘克庄在宋代创作的,名为《竹溪再和余亦再作(其十)》。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一种逃避心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谁能遁而无闷,吾非恶此欲逃。”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逃离尘世烦恼的心情。"遁"字在这里意味着隐退或逃脱,而"闷"则是心中的忧虑和郁结。诗人并不是讨厌现实生活,只是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解脱。
“林下寂寂人少,花间累累冢高。”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自然景象。“林下寂寂”形容树林下的宁静无声,而"人少"则是这种宁静中少有人迹的特点。紧接着,“花间累累冢高”则描绘了一片繁花盛开,且花朵堆积如同古墓一般高,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隐含着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历史沧桑的一种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城市生活与大自然的宁静,以及通过对待花开花落的哲学思考,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平静与超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蓦山溪
云蓝小袖,约素随堤柳。
翠黛远山横,描不就、一双眉秀。
娇波明盼,著处更留人,情初逗,杯残酒,双陆垂纤手。
芳心半有,玉纽教郎扣。
不道解相思,恁花枝、为谁消瘦。
幽窗曲槛,灯火二更余,欢未久,宵空负,那正归时候。
喜雪歌赐兵部尚书张本
天气肃肃当严冬,大地凛冽号朔风。
扶桑曜雪韬瞳鋋,屏翳一色浮鸿蒙。
斯须素景摇太空,霏花糁叶何茸丰。
六出巧自造化工,覆纩敷缟远近同。
缀琼贴瑶缘墙墉,轻盈宛转穿帘栊。
千门万户光玲珑,积平坎窞增丘封。
冻合沟渎流靡通,林沼幻出银芙蓉。
遂令松篁失青葱,翰飞蠕动寂敛踪。
万蘖之暇坐九重,岂不自足鲜与醲。
一念所重存瘝恫,荷戈披甲防虏戎。
况复怀此为冲冲,维时预兆年岁丰。
滋润麰麦消螟螽,腾欢溢喜畎亩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