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避嘲师昼不眠,喜闻书辟冠初筵。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杨 子 奇 赴 辟 潭 渊 宋 /宋 祁 老 避 嘲 师 昼 不 眠 ,喜 闻 书 辟 冠 初 筵 。车 陪 魏 馆 鸣 笳 路 ,食 对 何 侯 下 箸 钱 。使 驿 马 归 催 露 檄 ,学 帷 鱣 堕 晦 馀 编 。知 君 此 举 伸 知 已 ,宁 似 他 人 有 一 天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初筵(chū yán)的意思:初次设宴招待客人。
露檄(lù xí)的意思:露檄指的是公开发表文章或宣言,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对某个问题的看法。
鸣笳(míng jiā)的意思:指战争爆发时,鸣笳声响彻云霄,表示战斗开始。
使驿(shǐ yì)的意思:指派人员去传递消息或办事情。
他人(tā rén)的意思:指别人、其他人。
下箸(xià zhù)的意思:放下筷子,指吃完饭或停止用餐。
驿马(yì mǎ)的意思:指快马,也用来比喻快速传递消息或者迅速行动的人。
一天(yì tiān)的意思:指极短的时间或极小的数量。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 注释
- 老避嘲师:老者避开嘲笑的老师。
昼不眠:白天难以入睡。
书辟冠初筵:书斋开张的宴会。
车陪魏馆:乘车前往魏王府。
鸣笳路:路上有笳声响起。
使驿马归:使者骑马归来。
露檄:紧急公文。
学帷鳣堕:学习时翻阅书籍。
晦馀编:晦涩的典籍。
此举伸知己:此举表达知音之意。
宁似他人有一天:怎能像他人那样短暂。
- 翻译
- 老者避开嘲笑的老师,白天也难以入眠,欢喜听到书斋开张的消息。
乘车前往魏王府邸,路上笳声悠扬,用餐时忆起何侯的宴席。
使者骑着马归来,紧急公文催促,学习之余翻阅晦涩的典籍。
深知你的举动是为了表达知音之情,怎能像他人那样只有一天的交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夜晚难以入眠,得知友人即将参加科举考试的喜悦心情。"老避嘲师昼不眠"表达了对科举之路的渴望和期待,也反映出作者对科举的重视。"喜闻书辟冠初筵"则具体指代即将参加科举的友人,预祝他成功。
接下来两句"车陪魏馆鸣笳路,食对何侯下箸钱"生动描绘了考生的生活场景和心理状态。作者以"车陪魏馆"形象化地表达了官宦人家的威严和科举的庄重,而"食对何侯下箸钱"则透露出考试前后的紧张气氛,考生可能需要通过贿赂来获取考试的便利。
在接下来的"使驿马归催露檄,学帷鳣堕晦馀编"中,作者通过对驿马和学习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参加科举考试的鼓励与支持。这些形象化的语言传递出一种急切和紧迫感,反映出当时士人的科举之路的艰辛。
最后两句"知君此举伸知己,宁似他人有一天"则表达了对友人深刻理解与支持。作者认为这种理解远超过一般人际关系中的互相了解和帮助,这种情谊在诗中被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再现,展现了古代士人的科举心态,以及彼此之间深厚的情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桃花洞田家留饮
偶促沼渚过山家,灼灼桃花噪暮鸦。
是处竹篱环草屋,人间鸡黍话桑麻。
抱琴静听涛声急,对酒閒观月色奢。
可笑南阳刘子骥,欲寻风土滞京华。
暮春上塘道中
店舍无烟野水寒,竞船人醉鼓阑珊。
石门柳绿清明市,洞口桃红上巳山。
飞絮著人春共老,片云将梦晚俱还。
明朝遮日长安道,惭愧江湖钓手閒。
摸鱼儿
卷绣帘、梧桐秋院落,一霎雨添新绿。
对小池闲立残妆浅,向晚水纹如縠。凝远目。
恨人去寂寂,凤枕孤难宿。倚阑不足。
看燕拂风檐,蝶翻露草,两两长相逐。双眉促。
可惜年华婉娩,西风初弄庭菊。
况伊家年少,多情未已难拘束。
那堪更趁凉景,追寻甚处垂杨曲。
佳期过尽,但不说归来,多应忘了,云屏去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