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 吴 匡 山 破 寺 唐 /皎 然 双 峰 百 战 后 ,真 界 满 尘 埃 。蔓 草 缘 空 壁 ,悲 风 起 故 台 。野 花 寒 更 发 ,山 月 暝 还 来 。何 事 池 中 水 ,东 流 独 不 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战(bǎi zhàn)的意思: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形容经验丰富、战功卓著。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不回(bù huí)的意思:不再回来或不再回去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东流(dōng liú)的意思:指水向东流动,比喻事物顺利发展或人才向有权势的地方集中。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寒更(hán gēng)的意思:指在夜晚时分读书学习。也泛指夜晚时分做事、努力工作。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还来(hái lái)的意思:回来,再来
界满(jiè mǎn)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了极限,无法再进一步发展或改善。
空壁(kōng bì)的意思:指空无一人的房屋墙壁,比喻没有人居住或没有人经营的地方。
蔓草(màn cǎo)的意思:指无法控制、无法根除的问题或隐患。
野花(yě huā)的意思:指在野外生长的花朵,比喻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人或事物。
战后(zhàn hòu)的意思:指某个事件或时期发生在战争结束后的情况。
真界(zhēn jiè)的意思:
指寺观。 唐 武元衡 《题故蔡国公主九华观上池院》诗:“瑶瑟含风韵,纱窗积翠虚,秦楼今寂寞,真界竟何如。” 唐 皎然 《奉同卢使君幼平游精舍寺》诗:“真界隐青壁,春山凌白云,今朝 石门 会,千古仰斯文。”
中水(zhōng shuǐ)的意思:指水位适中,既不深也不浅。
- 翻译
- 双峰经历了无数战斗后,神圣之地也布满了尘土。
藤蔓野草爬满了空荡的墙壁,悲凉的风在旧日的高台上旋起。
野花在寒气中依然绽放,山间的月亮暮色中再次升起。
为什么池中的水,唯独它向东流去不再回返?
- 注释
- 双峰:指两座山峰,可能象征着对立的势力或战场。
真界:神圣、纯净的世界,这里可能指未被战争侵扰前的状态。
满尘埃:形容战火纷飞,圣地也遭到了破坏。
蔓草:蔓延生长的野草,暗示荒废无人打理。
空壁:空荡无物的墙壁,表示建筑物已被废弃。
悲风:带有悲伤情绪的风,象征哀伤的氛围。
故台:昔日的高台或平台,可能是重要的历史遗迹。
野花:野外自然生长的花朵,代表生命的坚韧。
寒更发:即使在寒冷中仍继续开放。
山月:山中的月亮,营造出静谧或孤寂的环境。
暝还来:夜晚再次出现,象征时间的循环和自然的恒常。
何事:为何,用于提出疑问。
池中水:特指池塘里的水,比喻流逝的时间或不可逆的变迁。
东流:水流向东,中国文化中常象征时间的流逝。
独不回:唯有它不回头,强调了与其他自然现象相比,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独特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争后的荒凉景象和心境,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如今荒废的感慨。
"双峰百战后,真界满尘埃。"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历史沧桑、战争毁灭后的场景。"双峰"象征着高峻雄伟的山峰,而"百战"则暗示了长期的争斗和战斗,"真界"指的是真正的世界或者说是现实的境况,"满尘埃"则形象地表达了一种荒凉与颓废。
接下来的"蔓草缘空壁,悲风起故台。"进一步描绘了这种荒凉景象。"蔓草"长在废墟之上,"缘空壁"则是对过去繁盛时期的回忆,而"悲风起"则传递了一种哀伤的情感,"故台"指的是往昔的遗址。
"野花寒更发,山月暝还来。" 这两句诗通过季节的变化和自然景象的描写,深化了时间流逝与历史沧桑的主题。"野花"在寒冷中依然盛开,显示出生命力顽强不屈,而"山月"则给人以宁静而又淡远之感。
最后两句 "何事池中水,东流独不回。" 则用池水的不断流逝来比喻时间和历史无法倒流,表达了对过去的无奈与留恋。这也许是诗人面对破败的寺院时所产生的一种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抒写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以及个人对于往昔荣光的无尽留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赋得春风芳草篇送比部梁卓卿转饷边镇便道归粤东
凤野三阳转,燕山二月时。
韶光明似锦,新草细于丝。
羃䍥王孙萦别绪,微茫游子动乡思。
乡思别绪何超忽,使星驿骑明朝发。
屈指长亭复短亭,马蹄到处自青青。
輶轩直入将军幕,谈笑能空老上庭。
边庭不似长安陌,草芽欲茁寒难坼。
望塞云深稍变黄,近关沙远翻为白。
去岁严冬草尽枯,三军庚癸夜传呼。
转饷有人将雨露,枕戈谁复怨靡芜。
清明渐近新烟起,士饱马腾共欣喜。
辕门吹角宴嘉宾,草色侵阶簇绣茵。
已向北门承驻节,还随南国送归人。
归人归兴更萧萧,庾岭山高粤水遥。
行盖浮青牵弱带,征袍摇绿上轻绡。
弃繻休问当关吏,题柱重过旧日桥。
关前桥畔山斋路,莺啼燕乳知春暮。
曲水流杯似有情,落花点草应无数。
社老争分陆买金,里儿近识张骞辂。
山中桂树漫留连,回首长安在日边。
都门草绿遥迎客,仙署兰香已隔年。
独有羁人归未得,春风送别片心悬。
《赋得春风芳草篇送比部梁卓卿转饷边镇便道归粤东》【明·邓云霄】凤野三阳转,燕山二月时。韶光明似锦,新草细于丝。羃䍥王孙萦别绪,微茫游子动乡思。乡思别绪何超忽,使星驿骑明朝发。屈指长亭复短亭,马蹄到处自青青。輶轩直入将军幕,谈笑能空老上庭。边庭不似长安陌,草芽欲茁寒难坼。望塞云深稍变黄,近关沙远翻为白。去岁严冬草尽枯,三军庚癸夜传呼。转饷有人将雨露,枕戈谁复怨靡芜。清明渐近新烟起,士饱马腾共欣喜。辕门吹角宴嘉宾,草色侵阶簇绣茵。已向北门承驻节,还随南国送归人。归人归兴更萧萧,庾岭山高粤水遥。行盖浮青牵弱带,征袍摇绿上轻绡。弃繻休问当关吏,题柱重过旧日桥。关前桥畔山斋路,莺啼燕乳知春暮。曲水流杯似有情,落花点草应无数。社老争分陆买金,里儿近识张骞辂。山中桂树漫留连,回首长安在日边。都门草绿遥迎客,仙署兰香已隔年。独有羁人归未得,春风送别片心悬。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8067c6d5d7bb5a8536.html
天目歌送李伯远之临安学博
越山高,越水长,越天万里吞南荒。
绝峤东西开两目,中天日月悬睛光。
照破鸿蒙视太古,转盼中原一抔土。
云霞明灭映天台,岩壑轩翔压天姥。
洞中仙鼠飞白鸦,玉芝茁茁森于麻。
流泉瀑布奔深涧,昭明翻经曾洗眼。
唐代琼宫结构存,汉皇龙简精灵远。
灏气微茫上太清,山麓下接临安城。
临安之城大如斗,不意近入李君手。
峰影澄明落泮池,支颐爽气当窗牖。
龙飞凤舞古记之,片毡携去休攒眉。
勿论桃李待时雨,喜得烟景迎新诗。
君来已贵长安纸,君去佳名满人耳。
洒笔振衣第一峰,可念同盟者诸子。
君不见马融帐,非虚设,郑虔妙技称三绝。
丈夫垂名动万年,此心肯向傍人说。
青袍黄绶且夷犹,白雪阳春若与俦。
知君双目如天目,一笑山空水自流。
《天目歌送李伯远之临安学博》【明·邓云霄】越山高,越水长,越天万里吞南荒。绝峤东西开两目,中天日月悬睛光。照破鸿蒙视太古,转盼中原一抔土。云霞明灭映天台,岩壑轩翔压天姥。洞中仙鼠飞白鸦,玉芝茁茁森于麻。流泉瀑布奔深涧,昭明翻经曾洗眼。唐代琼宫结构存,汉皇龙简精灵远。灏气微茫上太清,山麓下接临安城。临安之城大如斗,不意近入李君手。峰影澄明落泮池,支颐爽气当窗牖。龙飞凤舞古记之,片毡携去休攒眉。勿论桃李待时雨,喜得烟景迎新诗。君来已贵长安纸,君去佳名满人耳。洒笔振衣第一峰,可念同盟者诸子。君不见马融帐,非虚设,郑虔妙技称三绝。丈夫垂名动万年,此心肯向傍人说。青袍黄绶且夷犹,白雪阳春若与俦。知君双目如天目,一笑山空水自流。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3767c6d5d859740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