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芦台四景·其一西山朗霁》
《芦台四景·其一西山朗霁》全文
明 / 马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晴光叠翠与云期,共说西山景物奇。

千古夷齐风致远,蕨薇滋味几人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叠翠(dié cuì)的意思:形容山林的景色美丽如画。

风致(fēng zhì)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的气质、风度、风姿等特质。

景物(jǐng wù)的意思:指自然景物或人工构筑物。

蕨薇(jué wē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微不足道、不起眼。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晴光(qíng guāng)的意思:指阳光明媚的天气,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明与美好。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夷齐(yí qí)的意思:指平等、平衡,也指不分高低贵贱。

滋味(zī wèi)的意思:指食物的味道,也用来形容事物的特殊感受或体验。

鉴赏

这首明代马政的《芦台四景(其一)西山朗霁》诗,描绘了晴日西山的壮丽景色,以及对古代贤士的追思。

首句“晴光叠翠与云期”,以“晴光”、“叠翠”和“云期”三个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晴朗天气中,山色如翠,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是大自然与云朵约定的一场美丽约会。这里的“期”字,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命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次句“共说西山景物奇”,直接点明了诗人与他人共同赞叹西山的奇特美景,营造了一种共享自然之美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接着,“千古夷齐风致远”,将目光转向历史,引用了古代的夷齐两位贤士的故事,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远大志向的向往。这里运用了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为后两句的抒情埋下了伏笔。

最后,“蕨薇滋味几人知”,以蕨薇这种野菜的苦涩比喻人生的艰难,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生活境遇的同情和对当今世人是否能理解并珍惜这种高尚品质的疑问。蕨薇虽苦,但其味独特,象征着那些不为人知却值得尊敬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和对高尚人格的敬仰,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马政
朝代:明

马政,(1450-)字公敏,青县马庄子人。明景泰元年生,成化二十一年(1485)举人,二十三年(1487)进士,弘治元年(1488)授翰林院检讨教官,三年(1490)升兴府左长史,后历任岷王、楚王府长史。以峭直忤权贵致仕归乡。曾修《青县志》,博学能文,善为诗,著有《清台集》,其诗录于嘉靖《河间府志》。
猜你喜欢

昔昔盐二十首.前年过代北

代北几千里,前年又复经。

燕山云自合,胡塞草应青。

铁马喧鼙鼓,蛾眉怨锦屏。

不知羌笛曲,掩泪若为听。

(0)

抒怀上歙州卢中丞宣州杜侍郎

东来珠履与旌旗,前者登朝亦一时。

竹马迎呼逢稚子,柏台长告见男儿。

花飘舞袖楼相倚,角送归轩客尽随。

独有贱夫怀感激,十年两地负恩知。

(0)

下第寄宣城幕中诸公

一醉曾将万事齐,暂陪欢去便如泥。

黄花李白墓前路,碧浪桓彝宅后溪。

九月霜中随计吏,十年江上灌春畦。

莫言春尽不惆怅,自有閒眠到日西。

(0)

座上献元相公

寂寞堂前日又曛,阳台去作不归云。

从来闻说沙吒利,今日青娥属使君。

(0)

故功德使凉国公李将军挽歌词二首·其二

大树悲风起,将军去不回。

抚棺心益痛,临穴泪难裁。

晓月繁霜草,幽泉掩夜台。

更闻歌伴哭,触物尽成哀。

(0)

古意二首·其一

秦庭初指鹿,群盗满山东。

忤意皆诛死,所言谁肯忠。

武关犹未启,兵入望夷宫。

为祟非泾水,人君道自穷。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