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擢仙骨,愿比芝苗珍。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厚非(hòu fēi)的意思:指人品坏恶劣,道德败坏。
举世(jǔ shì)的意思: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的。
可见(kě jiàn)的意思:明显可见,可以看到或察觉到
缺缺(quē quē)的意思:形容数量不足,缺少。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为真(wéi zhēn)的意思:真实无假,真相无疑。
仙骨(xiān gǔ)的意思:形容人的气质高雅,举止端庄。
自足(zì zú)的意思:指自己满足于现状,不再追求更多的东西。
- 鉴赏
这首诗《菖蒲》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菖蒲的独特魅力与价值。菖蒲,作为诗中的主角,被赋予了超凡脱俗的特质,其香气清雅,味道醇厚,却因形状的不完美而被误解为真正的花朵。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指出世人往往对表面的美丽过于偏爱,忽视了内在的品质与价值。
“香清自足爱,味厚非所伦”,开篇即赞美菖蒲的香气与味道,认为它们足以让人喜爱,且这种美好并非寻常之物可以比拟。“如何缺缺徒,反以花为真”,接着揭示了人们对于美的片面理解,将不完美的事物误认为是真正的美。“花奇不可见,举世皆忌辛”,进一步强调了菖蒲的独特之处,以及世人对其辛辣味道的普遍避讳。“谁将擢仙骨,愿比芝苗珍”,最后表达了诗人对菖蒲的敬仰之情,希望它能如同仙骨般珍贵,如同灵芝一般受到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菖蒲的赞美与反思,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洞察,也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思考。菖蒲以其独特的品质,挑战了世俗的审美标准,成为了诗人颂扬自然之美的象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