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年还避贼,此日又逢人。
梅花千岭雪,刺竹一篱春。
避贼(bì zéi)的意思:避开盗贼,躲避危险。
病身(bìng shēn)的意思:指身体生病。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高望(gāo wàng)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期望很高。
还避(hái bì)的意思:回避、避免
荆榛(jīng zhēn)的意思:指荒芜荆棘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困难险阻的环境或情况。
老病(lǎo bìng)的意思:指久病不愈,或年老体弱。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破屋(pò wū)的意思:破屋指的是房屋非常破旧,破败不堪,形容房屋破烂不堪,甚至无法居住。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景象和个人遭遇。首联"隔年还避贼,此日又逢人",诗人感叹在连年战乱中,生活动荡不安,今年好不容易遇到和平时期,却再次面临人世的无常。颔联"破屋荆榛地,儒冠老病身",形象地刻画出战后的荒凉和诗人的困顿,破败的房屋和满目疮痍的土地,自己则是一介老病之躯,儒雅的书生形象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颈联"梅花千岭雪,刺竹一篱春",以梅花和刺竹象征坚韧的生命力,即使在严冬和战乱中,仍有春天的气息在微弱中显现。尾联"不敢登高望,烽烟处处匀",诗人因战争的恐惧而不敢远眺,烽火连天的画面均匀分布,暗示战事的广布和局势的严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的遭遇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战乱年代的苦难与坚韧,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