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寂不喧,残声滴疏竹。
《雨后山斋》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山斋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静谧。
首句“山斋雨乍晴”,点明了地点和天气的变化,雨后初晴,山斋沐浴在清新的空气中,透露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接着,“新月照茅屋”一句,将画面拉近,月光洒在简朴的茅屋上,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静谧的氛围。月光与茅屋的结合,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万籁寂不喧”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雨后山斋的寂静,各种声音都消失了,世界仿佛被一层静默所覆盖,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最后,“残声滴疏竹”以“残声”与“疏竹”相呼应,描绘了雨后竹林中残留的水珠滴落的声音,这细微而又悠长的声音,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生动的音符,同时也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山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的和谐统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祝英台近.九月一日寿俞德载
嫩寒天,金气雨,搅断一秋事。
仝样霏微,还作小晴意。
世间万宝都成,些儿无欠,只待与、黄花为地。
好招致。对此郁郁葱葱,新篘未成醉。
翻手为云,造物等儿戏。
也知富贵来时,一班呈露,便做出、人中祥瑞。
冬至摄献于郊
夙驾恭深诏,圆坛俨博临。
献班公位亚,册捧帝书钦。
星象开明曜,神灵毕顾歆。
极知祈永命,犹愿戒难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