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襄阳路逢寒食》
《襄阳路逢寒食》全文
唐 / 张说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去年寒食洞庭波,今年寒食襄阳路

不辞著处寻山水,秪畏还家落春暮。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āngyángfénghánshí
táng / zhāngshuō

niánhánshídòngtíngjīnniánhánshíxiāngyáng

zhùchùxúnshānshuǐzhīwèiháijiāluòchū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辞(bù cí)的意思:不顾、不避。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还家(huán jiā)的意思:指离开家乡一段时间后归来。

家落(jiā luò)的意思:家庭破败,家道中落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去年(qù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阳路(yáng lù)的意思:阳光明媚的道路,比喻人生顺利、前途光明。

翻译
去年的寒食节我在洞庭湖边度过,
今年的寒食节我却在襄阳路上奔波。
注释
去年:指过去的一年。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禁烟火吃冷食。
洞庭波:洞庭湖的波涛。
今年:指当前这一年。
襄阳路:地名,位于湖北省。
不辞:不怕,不顾。
著处:各处,处处。
寻山水:游览山水,指游历。
秪畏:只怕。
还家:回家。
落春暮:春天即将结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不同年份的寒食节气中,分别在洞庭波和襄阳路的经历。诗中的“去年”与“今年”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自然变迁以及个人命运的感慨。

“不辞著处寻山水”,则显示出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那种自由自在、不为世俗羁绊的心态。最后一句“秪畏还家落春暮”中的“秪畏”是一种草本植物,常用来形容路途的荒凉与遥远,而“还家”则表达了归家的情感,“落春暮”则是对时光易逝和春天即将结束的哀叹。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情感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个人经历以及归属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说
朝代:宋

猜你喜欢

纸鸢二首·其二

点缀三春景,儿童愿不违。

游丝飘漠漠,片纸去依依。

映日鸾翔举,迎风鹢退飞。

高楼凝望处,极目到斜晖。

(0)

舟居

舟居苦逼窄,溽暑相侵虐。

中天驭火轮,赫赫悲爇燋。

煽炙水沸腾,气热殷汤镬。

咫尺几席间,眠坐两难著。

纨摇腕力疲,汗湿身衣缚。

痴蝇逐不开,扑面恣飞掠。

长昼愈绵绵,萦缠方寸恶。

推篷眄远村,绿树纷交错。

心驰足欲随,境隔情空托。

岂无舶趠风,吹来温似灼。

安得雨如绳,系彼火云脚。

飘凉遍宇中,顿使炎威却。

心期一笑开,趺坐资情酌。

(0)

秋晓即事

秋光媚朝旭,薄霭横空濛。

林木郁以秀,萧爽凌金风。

中有小山桂,蕊放香潜通。

簇簇黄金粟,掩映东复东。

依槛发遥瞩,翠重轻烟笼。

幽芬日飘拂,坐对思无穷。

(0)

渡溵溜望别山

淡沲秋光鸟去还,风蒲烟柳水潺湲。

林梢一抹鳞鳞碧,共指前山是别山。

(0)

长信宫·其三

西宫芳草正添愁,沸耳笙歌乐未休。

莫羡腰肢轻似燕,当年恩眷妾曾优。

(0)

题兴福寺·其一

破山唐代寺,潭影浸禅房。

偶共高僧坐,閒云满石床。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