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样(bié yàng)的意思:与众不同;独特;特别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不减(bù jiǎn)的意思:不减表示数量或程度没有减少,保持不变。
嗔恨(chēn hèn)的意思:指愤怒和憎恨的情绪。
从天(cóng tiān)的意思:指突然出现或降临,形容事物突然发生或突然出现。
兜罗(dōu luó)的意思:指谋取私利或盗窃行为。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佛手(fó shǒu)的意思:指状如佛手的柑橘,也比喻人手指伸展开的样子。形容手指伸展开的样子或者物体呈现出类似佛手的形状。
灌顶(guàn dǐng)的意思:指给人以启发、教诲或灌输知识。
节解(jié jiě)的意思:指节俭而富有智慧地解决问题。
矜节(jīn jié)的意思:指自重自爱,不屈不挠,坚守原则的品质。
瞿昙(qú tán)的意思:指人心不安定,忧虑不安。
十指(shí zhǐ)的意思:指手指头,表示手指头的数量。
醍醐(tí hú)的意思:指最好的、最精华的东西。
天竺(tiān zhú)的意思:指印度,也用来形容远方或外国。
一拳(yī quán)的意思:指一拳头,表示力量或打击的意思。
指分(zhǐ fēn)的意思:指分指的是明确分辨、辨别的意思。
兜罗绵(dōu luó mián)的意思:形容衣物柔软舒适,质地细腻。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名为《谢郭长洲惠橘二首(其二)佛手柑》。诗中以“佛手柑”为题,不仅描绘了佛手柑的形态与口感,更融入了佛教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对佛学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首句“谁从天竺到闽南,移得秪园别样柑”,诗人以天竺与闽南两地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佛手柑的来源与独特之处。天竺,古代印度地区,佛教的发源地;闽南,则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这里种植着别样的佛手柑。这一对比,既展现了佛手柑的异域风情,也暗示了它与佛教文化的关联。
接着,“灌顶醍醐虽少液,兜罗绵色尚馀甘”两句,通过比喻和描述,进一步赞美了佛手柑的美味与质地。醍醐,佛教中常用来形容极好的事物或体验;兜罗绵,一种柔软的丝织品,这里用来形容佛手柑皮的细腻与口感的甜美。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佛手柑的美味,也暗含了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与享受。
“一拳不减商颜趣,十指分明佛手纤”则将佛手柑与古代隐士商颜相比,强调了佛手柑带来的乐趣与自然之趣,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商颜,古代一位著名的隐士,象征着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这里通过比较,突出了佛手柑不仅能带来味觉上的享受,还能激发人们对于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最后,“歌利不须矜节解,最无嗔恨是瞿昙”两句,借用了佛教中的典故,表达了对佛陀的崇敬之情。歌利,是佛陀在修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恶人,他残忍地割裂了佛陀的肢体,但佛陀并未因此生起嗔恨之心,反而以此为契机,获得了更高的智慧与慈悲。这里的引用,不仅展现了佛陀的伟大品质,也寄托了诗人对和谐、宽容与慈悲精神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佛手柑的描绘与赞美,巧妙地融入了佛教文化与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精神境界的独特见解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史四首·其三
公业负奇志,交结尽才雄。
良田四百顷,所食常不充。
一为侍御史,慷慨说何公。
何公何为败,吾谋适不同。
仲颖恣残忍,废兴良在躬。
死人如乱麻,天子如转蓬。
干戈及黄屋,荆棘生紫宫。
郑生运其谋,将以清国戎。
时来命不遂,脱身归山东。
凛凛千载下,穆然怀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