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既鹤呼,鹳亦鹤自谓。
忽逢浮丘伯,借之乘谒帝。
浮丘报秦人,秦人方自愧。
为诫畜禽家,畜禽辩真伪。
不至(bù zhì)的意思:不到最坏的地步;不会达到那种程度
长鸣(cháng míng)的意思:长时间地鸣叫或响动。
乘轩(chéng xuān)的意思:乘坐车辆或轿子。
敕令(chì lìng)的意思:皇帝下达的命令或诏书。
浮丘(fú qiū)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行为轻浮不稳定。
骄恣(jiāo cī)的意思:形容人傲慢自大,放纵任性。
警露(jǐng lù)的意思:指警觉心灵敏锐,看透事物的本质。
怜爱(lián ài)的意思:怜爱指对人或事物产生深深的同情和爱护之情。
罗致(luó zhì)的意思:用网捕鸟,比喻用计谋、手段诱捕人。
鸣玉(míng yù)的意思:指人才被埋没而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翩翩(piān piā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轻盈飞舞的样子。
秦人(qín rén)的意思:指有勇无谋的人,形容只有勇气而缺乏智慧的人。
人方(rén fāng)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对待、相互交往的态度和方式。
膳夫(shàn fū)的意思:指在宴会上负责上菜和招待客人的人。
同类(tóng lèi)的意思:同类指的是相同种类的人或事物。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习性(xí xìng)的意思:指人或动物长期形成的、固定的、难以改变的行为习惯。
鲜泽(xiān zé)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明亮,光彩照人。
羽毛(yǔ máo)的意思:羽毛是鸟类身上的覆盖物,象征着轻盈、柔软和美丽。在成语中,羽毛常用来比喻轻微、微小或纤弱的事物。
玉陛(yù bì)的意思:玉陛是指皇帝登上的用玉石铺成的台阶,常用来比喻高贵、尊崇的地位。
真伪(zhēn wěi)的意思:真实与虚假之间的区别,真实与假冒之间的对比
浮丘伯(fú qiū bó)的意思:指人行为轻浮、不严肃,缺乏责任感和稳定性。
这首诗名为《垤鹳》,是明代诗人王守仁所作。诗中以“垤鹳”这一虚构的鸟类作为载体,通过寓言的手法,探讨了人性、道德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
诗开篇描绘了垤鹳翩翩起舞,与鹤相似的形象,暗示其虽外表相似,但本质却大相径庭。接着,描述秦人对垤鹳的喜爱与珍视,赋予其鹤的地位和待遇,象征着社会上对某些表面现象的盲目追捧和过度重视。
随后,诗中提到垤鹳虽外表光鲜,内心却骄傲放纵,这反映了人性中的虚荣与自大。秦人将垤鹳称为鹤,鹳也自称为鹤,体现了社会上对于身份地位的追求与自我认同的混淆。
最后,诗中引入了仙人浮丘伯的角色,他借鹳乘机进见天帝,却因鹳的叫声与众不同而受到责罚。这寓意着在追求权力与地位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自身的真实身份或能力不足而遭受惩罚。同时,诗通过秦人的反思,强调了辨别真伪的重要性,告诫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整体而言,《垤鹳》通过寓言故事,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现象的多面性,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和警示作用。
仙人之为仙,终古莫尽世。
颇笑区中人,沄沄逐川逝。
念将与之游,端恐吾道废。
如为千里行,数步辄一憩。
不如返吾乡,耕凿仍树艺。
及私具伏腊,输王应租税。
人惟颜徒睎,学匪桀犬吠。
桃源定何许,说自渊明制。
今日复何日,身乃中山诣。
嗟哉彼嬴秦,其虐甚幽厉。
不知丧无日,万欲从始岁。
商山被褐者,疢疾由德慧。
徐福尚海山,此地只楚界。
胡为略不闻,政坐耳目蔽。
神仙非吾学,可以置度外。
山高水深深,好事幽寻契。
忆昔追随昏复旦,负郭虽赊足忘倦。
别之未觉梦魂疏,但恨有时音信断。
世间变化何不有,深谷宁须问高岸。
我今瘦骨立如山,君亦童头不能乱。
君不见箪瓢自乐保清名,富贵失时多远窜。
千年青史固茫茫,精意所关唯此段。